煙草業買斷工齡亂象 “強勢行業”的失業者晚景淒涼--人民網食品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食品頻道

煙草業買斷工齡亂象 “強勢行業”的失業者晚景淒涼

2013年04月11日09:07    來源:時代周報    手機看新聞

  自本世紀初開始,中國煙草業實施減員增效,大批職工獲得一次性“買斷工齡”補償金后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今,這些“強勢行業”的失業者晚景淒涼,待遇甚至不如普通失業者。

  這些沉默的大多數,讓中國煙草業背負著雙重壓力:它合法地參與制造了許多癌症患者﹔而它自身的員工,被大批地、以不合理補償后,拋到社會,自生自滅。

  此前,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呼吁妥善安置煙草行業這3萬多名職工。

  “強勢行業”的失業者

  今年4月9日,河南省襄城縣,55歲的姚全義呆坐在家中。他隻能通過喉部一個裸露的小孔呼吸。

  這是一個對生活近乎絕望的人,已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每年自己承擔的養老金和醫保費用達5000多元﹔他的妻子多年前在縣城的水泥廠下崗,至今沒有工作﹔兒子在外打工,僅有一點微薄的收入。

  姚全義曾在襄城縣煙草公司工作了25年。在未下崗前,姚全義的工作是從煙農手中收購煙葉,打包后出售給卷煙廠。襄城縣的煙草品質優良,除供應中國高檔香煙外,還大量出口。

  2005年,作為河南煙草公司減員增效的試點,襄城縣煙草公司包括姚全義在內的273人被買斷工齡。姚全義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買斷工齡,獲17萬多元補償金。2007年,他患上喉癌,兩次手術,花費了20多萬元。

  姚全義的困境並不是特例。原襄城縣煙草公司職工崔金平1976年參加工作,被買斷工齡后第二年身體半癱,不會走路也不會說話﹔還有一位近20年工齡的女職工,一家六口人都在襄城縣煙草公司,均被買斷,現在孩子上高中的費用都難以為繼。

  從本世紀初開始,全國煙草行業各企業為解決人員冗余問題,紛紛進行裁員增效,手段就是買斷工齡。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在湖南永州,市煙草局所轄縣局減員增效后的崗位是原職工總數的60%左右。如寧遠縣煙草局當年在冊職工達500多人,隻給300個崗位﹔江永縣煙草局當年在崗人員是243人,隻設崗位150個,僅佔職工人數61%。這就意味著,有近40%的職工需要被買斷。

  山東煙草系統於2003年9月開始進行行業結構調整,有3100人被買斷工齡。原山東臨清卷煙廠有459名職工被解除勞動合同,當年兩險每人交1600元左右,而在2009年就上漲到5800元的標准。一個40歲的職工,按照20年的工齡計算,買斷金是15萬元左右,再交20年的養老和醫療保險,按平均每年交7000元算,就剩余不足2萬元。

  鑒於此,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此前建議,妥善安置煙草行業被買斷工齡職工。

  蔡繼明指出,由於缺乏合理的善后措施,導致各地煙草企業被買斷工齡的職工抗議不斷,以至於十幾年來逐漸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迄今為止,在遼寧、河南等十幾個省內,發生了多起煙草行業被買斷工齡職工起訴、上訪、游行示威等事件,涉及煙草行業被買斷工齡職工3萬余人。

  除涉嫌違反《勞動法》、補償過低、缺乏社會保障問題外,蔡繼明還指出買斷職工工齡中存在的其他問題:採用了非職工自願的手段。既然職工不願被買斷工齡,為達到裁員目的,煙草企業通常宣傳說買斷工齡是必須的,早點接受還有補償,晚了就什麼都沒有。普通工人缺乏維護權利的法律知識和能力,被迫接受。

  假公濟私。借買斷工齡之機,煙草企業管理層將自己的親朋好友安插進來,成為一種普遍的腐敗現象。買斷工齡是一種裁減富余人員的手段,但是一些干了一二十年以上的職工被辭退后,企業短期內重新招聘新的員工,並借機徇私受賄,同時拒不錄用原辭退職工。

  苦樂不均。煙草行業被買斷工齡職工和正常退休職工待遇對比反差強烈,造成嚴重不公平,這也是煙草企業被買斷工齡職工十余年來不斷抗議的重要原因。以河南鄧州為例,普通退休職工的養老金為1500元左右,而煙草行業退休職工月收入超過3000元。有些當成臨時工被買斷工齡的職工甚至沒有養老金,隻有每月300多元生活費。

  賺錢后別忘“還賬”

  2005年卸下包袱后,河南煙草“更上一層樓”。公開資料顯示:2005年,河南煙草行業完成利稅104億元。2006年,河南省煙草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全行業共實現利稅132.75億元,其中利潤達到44.47億元。

  從1987年起,煙草行業一直是我國的第一大稅源。2002年,我國煙草行業上繳稅利1456億元,佔我國財政收入的8%。2004年我國煙草行業累計實現利稅超過2100億元,煙草業稅收佔全國總稅收的10%。2012年,煙草全行業實現工商利稅8649億元,同比增長15.7%﹔上交國家財政7166億元,同比增長19%。

  煙草行業永遠是把雙刃劍,在政府增收的同時,社會乃至政府本身不得不為其付出代價。

  媒體報道顯示,盡管法國煙草業為法國政府每年帶來約120億歐元的稅收收入,但法國國庫並未因此而充實,因為法國政府每年為各類吸煙人群支付的醫療費用支出高達600億歐元,遠遠超過煙草稅收收入。

  中國的控煙效果本就不佳,煙草業更兼政企合一的機制,近年來罵聲不斷。較之西方,中國煙草業背負了雙重壓力:它合法地參與制造了許多癌症患者﹔而其自身員工,被大批地、以不合理補償后拋到社會,任其自生自滅。

  河南許昌是煙草生產的重鎮,考察從原許昌烤煙廠到天昌國際煙草有限公司(下稱“天昌公司”)用工制度的流變,可清晰發現煙草行業是如何“減員增效”的。

  據一位職工介紹,原許昌烤煙廠有著近百年的歷史,有亞洲最大的烤煙設備。2005年,原許昌烤煙廠改制人員分流,有1300名左右的職工被買斷工齡,幾乎是全部職工的總數。一位工齡30年的職工,買斷資金總額為11萬多元。其余人員,如廠領導、軍轉干部和市級勞模等20多人被分流進入天昌公司。

  天昌公司於1993年由河南省煙草公司發起成立。設立之初,有105名職工,借用原許昌烤煙廠的場地和設備生產,每年生產30萬擔烤煙,后增加到60萬擔。原許昌烤煙廠則一直保持著每年60萬擔的產量規模。

  2005年,職工買斷工齡的同時,原許昌烤煙廠的資產並入天昌公司,天昌公司一下子增加到120萬擔的年生產能力。2011年,河南其余三個烤煙企業也並入天昌公司,該公司的4個生產點擁有6條打葉復烤生產線、240萬擔的年設計加工能力。

  依靠行政壟斷,天昌公司掌握、操作了河南境內的所有烤煙業務,它的董事長由河南煙草專賣局副局長擔任。2012年被“雙規”的河南煙草專賣局局長鄭建民在擔任副職期間,長期兼任天昌公司董事長。據上述知情職工介紹,上級批復的買斷工齡的資金標准,本比職工拿到手裡的要高,但現實中這些資金被克扣了。鄭建民被“雙規”后,天昌公司有高管人員因此接受司法調查。

  “天昌公司用工分有三種:全民合同工、協議工和季節工。” 上述知情職工介紹,天昌公司的許昌生產點120萬擔/年的全民合同工,目前僅有153人。

  天昌公司需要熟練技術工人,就從被買斷的工人中重新聘用。這部分工人為協議工,有350人左右,干的活跟全民合同工一樣,但工資水平卻不到他們的一半。全民合同工每月最低3000多元的收入,而協議工僅有1300元左右。

  季節工主要是農民工,沒有勞動合同,按日結賬,但平均水平還比協議工要高一些。這些人最多時達1500—1600人,成為了工人的主體。

  而原許昌烤煙廠1000名左右的職工,大部分沒有被返聘,隻有自謀職業。

  為此,蔡繼明建議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作出政策規定,地方政府應該承認被買斷工齡職工實際失業狀態,對於其自主創業給予下崗失業人員的減免稅收等優惠條件。對於沒有社會保險的被買斷工齡職工,應責令原煙草企業為其交付。對於連續工作10年以上的職工,無論其合同是否臨時工,都應按正式工一樣給予社會保險,確保同工同酬。

  蔡繼明還建議民政部作出規定,地方民政部門應對被買斷工齡后陷入生活困境的職工給予合理的經濟補助﹔建議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規定,對於被買斷工齡職工的訴訟,地方法院應予受理。(石玉)

(責編:趙雅楠、姜方)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