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飲食:夏天吃肉會感覺更熱--人民網食品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食品頻道

夏季飲食:夏天吃肉會感覺更熱

2013年08月13日15:37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夏天吃肉感覺更熱 蛋白質類食物三成能量轉成體熱

最近全國大范圍高溫,很多地區氣溫超過38℃,甚至達到40℃以上。有網友給我留言說:“以往超過33℃我就感覺燥熱,近兩年食譜改為奶蛋素(可以吃牛奶、蛋類的素食),即使40℃依然不覺得比以往熱。”還有很多朋友說,自己吃素以后,覺得身體清涼了很多。人的耐熱能力,真的和吃肉有關嗎?

這和飲食確實有一定關系。營養學研究早就告訴我們,多吃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的確會讓人覺得熱。這就是“食物熱效應”或“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進食會讓身體額外消耗能量,這種能量通過體表散發出來,讓人感覺身上發熱。人們都有體會:冬天吃飯前有點冷,一吃完飯就會覺得暖和許多。

不同的食材,吃后產熱的效果也不同。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會覺得飯后發熱特別厲害。而吃澱粉類,或者蔬菜類,效果就差得多。這是因為,蛋白質所含能量的30%會變成熱量從體表發散出來,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僅有5~6%作為熱量散失,脂肪則是4~5%。各種肉類中的蛋白質含量是15%~20%,雞蛋是13%,南豆腐是6%,而白菜是1.5%,番茄是0.9%,冬瓜是0.4%。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刺激性物質,也會讓人體的散熱暫時增加,比如酒精、姜、辣椒,以及各種香辛料等。

說到這裡就能得出一個結論:如果膳食中蛋白質攝入過多,魚、肉、蛋吃多了,夏天會感覺更加燥熱難受。而蛋白質含量很低的蔬菜水果,更有利於讓人感覺清爽。不過,這絕不是說,夏天就不要吃肉了。如果長期不吃肉,會導致營養不良,會讓人經常感覺虛弱、疲乏、食欲不振、抵抗力下降,體溫調節能力也會下降。建議平時每天可以吃2兩肉,而天熱時最好就隻吃1兩肉。同時,在干熱的北方地區,不需要大量排汗抗潮,吃辣椒之類的香辛料反而會更熱,所以飲食調味還是以清淡為好。而潮濕的南方地區,可以適當吃點辣除濕解熱。

總體而言,為了提高夏天的抗熱能力,應當避免吃過量的蛋白質類食物,但基本需求必須保証。每天有半斤糧食,1兩魚或瘦肉,2兩水豆腐,1個蛋,1杯酸奶,加上1斤蔬菜,1斤水果,就能滿足女性每天60克蛋白質的需要量,男士隻需再加一點主食就能達到65克的需要量。

(責編:(實習生 孫麗)、姜方)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