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

瞭望智庫舉辦研討會 專家獻策“農產品供給如何確保國家戰略安全”

2017年08月23日10:29 | 來源:人民網-食品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23日電 (聶叢笑)22日下午,新華社瞭望智庫舉辦了“農產品戰略安全與政策供給”課題研討會,邀請政產學媒相關專家,共同為我國的農業供給側改革貢獻智慧。

研討會現場

據了解,“農產品戰略安全與政策供給”是新華社瞭望智庫的重點研究課題,課題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市場需求側變化,研究如何更為有效地保証有效農產品供給,提升優質農產品的自給率,減少對海外農產品的依賴度,進一步完善我國農產品戰略安全的保障機制,並促進農民增收,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做出貢獻。本次課題會議也獲得了國家發改委、農業部、質檢總局、工信部、衛計委等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

工信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在發言中指出,當前國內的農產品安全現狀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方面,我國農產品數量安全基本解決,改革開放之后,雖然國內存在大豆、乳清粉等項目需要大量進口,但是國內已經基本可以保障食品供給﹔另一方面,農產品質量問題依舊存在,食品農產品的安全事件不斷的出現,特別是水、土污染、農藥殘留超標問題依舊存在。

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副巡視員許正斌認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明顯提升,但是不能忽視的問題是,目前影響農產品質量的外部壞境問題增多,比如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氣污染等問題。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副巡視員黃修柱則表示,目前小而分散的農戶在國內佔主體,農產品質量監管有一定難度。黃修柱透露,為保証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部建立起全國性的安全保障體系。

面對當前農產品存在的諸多問題,專家也提出了相關建議。

質檢總局原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表示,在農產品的未來發展方面,有5個層面值得思考。首先,國內應大力發展農墾集團,培育中國的國際糧商﹔其次,加大農業科研投入,抓好農業源頭,解決良種問題﹔第三,中國要大力發展從訂單農業到期貨農業,進一步加強農產品期貨法律、管理制度建設,這有利於把握農產品定價權﹔第四,建議進一步完善中國農產品的保險,進一步增強農產品的抗風險能力﹔第五,大力發展智慧農業。

“首先要保証安全,一旦安全出了問題,中國農業多年努力都白費了”,衛計委食品安全標准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張志強表示,農產品的營養和健康要提升,但是最重要的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在中國和國際間糧食貿易、食品貿易保持暢通的情況下,不能在食品安全方面給進口商可乘之機。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朝才指出,國家應該從儲糧於倉變為存糧於地、存糧於技術。國內糧食生產要增加科學技術含量,在糧食的“主戰場”實現現代化,“非主戰場”實現市場化。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范志紅認為,政府應該制訂政策教育和引導消費者優先選擇優質的國產農產品,建立相關平台幫助優質國產農產品做宣傳,鼓勵各方面進行農產品相關的食品安全營養和食用知識的科普。

(責編:聶叢笑、許心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