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

六類人應該吃點肉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 唐墨蓮
2018年05月17日08:22 |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小字號

  如今,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很多人開始拒絕吃肉。其實,肉類是優質蛋白質、鐵、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的很好來源,適當攝入有助健康。尤其以下幾類人,更應該吃點肉。

  缺鐵性貧血。飲食調理是預防和糾正缺鐵性貧血的根本手段。蛋白質是血紅蛋白合成的必備原料,對糾正缺鐵性貧血相當重要,鐵是血紅蛋白合成的主要原料。對於缺鐵性貧血患者,應適當增加瘦肉特別是紅肉類(瘦牛肉、瘦豬肉、瘦羊肉)的攝入。

  青少年。青少年生長發育迅速,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量高於成年人,充足的營養是他們智力和體格正常發育,乃至一生健康的重要保障。青少年要經常吃瘦肉等富含鐵和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同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等,促進鐵在體內的吸收。

  孕期女性。對於女性而言,孕期的營養狀況不僅直接影響自身健康,還與胎兒的生長發育、出生后的健康以及成人后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孕早期胎兒生長發育速度相對緩慢,所需營養與孕前無太大差別。孕中期開始,胎兒生長發育逐漸加速,母體生殖器官的發育也相應加快,對營養素需求增大,建議孕中期每天增加50克動物性食物(魚、禽、蛋、瘦肉),孕晚期增加125克,以滿足對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鈣、鐵等營養素和能量增加的需要。建議每周食用2~3次魚類,以提供對胎兒腦部發育有重要作用的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

  哺乳期女性。作為母乳喂養的主體,新媽媽營養狀況不僅關系到自身健康,而且與乳汁分泌、嬰兒的生長發育密切相關。新媽媽營養充足是泌乳的基礎,尤其是蛋白質對泌乳有明顯影響。動物性食物可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一些重要的礦物質和維生素,新媽媽每天應比孕前增加約80克的動物性食物。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新媽媽的飲食過於油膩,則乳汁裡的脂肪含量會升高,寶寶比較容易長胖。

  老人。與青中年相比,老人身體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如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酶活性和激素水平異常,肌肉萎縮流失。嚴重的肌肉流失會導致老人身體虛弱、喪失生活的獨立性和早亡風險增大。為延緩肌肉衰減,增加攝入富含優質蛋白質的瘦肉、海魚等食物。

  減肥人群。越來越多的人為了追求一個好身材開始減肥。隨著運動時間的增加,人體肌糖原和肝糖原被消耗后逐漸過渡到脂肪和蛋白質供能。肌肉纖維主要由蛋白質構成,長時間運動肌肉處於分解狀態,導致肌肉組織被破壞。因此,減肥人群應該補充優質蛋白質為肌肉修復過程提供原料。推薦選擇瘦牛肉、雞肉等脂肪含量相對較少的食物。▲

(責編:許曉華、楊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