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

外賣“菜肴包” 引發網民大討論

2018年08月23日08:49 | 來源:中國醫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外賣“菜肴包” 引發網民大討論

新聞背景

近日有媒體報道,大量網紅外賣店並非現場加工餐品,而是使用“菜肴包”制作外賣。店商隻需將“菜肴包”搭配米飯后加熱,一份外賣便可打包出爐了。這種“菜肴包”的保質期大多為3個月至半年。有商家認為“菜肴包”便於復制發展,產品安全也更可控,但卻不建議告知消費者。

網友留言

網民“何珂”:外賣店使用“菜肴包”卻刻意隱瞞,難怪消費者會驚呼上當受騙。造成消費者恐慌的,正是信息的隱瞞與不對稱。

網民“江德斌”:外賣使用菜肴包也沒啥大不了的,隻要能確保食品的安全即可。但餐飲店應明確告知消費者,將選擇權還給消費者。

網民“珊珊”:外賣“菜肴包”暴露了管理上的漏洞——外賣店用的“菜肴包”到底是應作為工業制成品受到監管,還是應作為飯店的原料採購受到監管呢?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秀: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知情權包括生產地、日期、質量、規格等,並不包括食物的加工工序。消費者以為他收到的外賣是現場加工的,實際又不是——這種期望的落差是存在的。商家是否應盡告知義務,相關部門應給予權威解釋。

媒體觀點

燕趙晚報:

莫讓“菜肴包”侵害消費者權益

在訂購外賣時,餐品的口味、品相最受消費者關注,不要求現炒現賣的人可能極少,這是商家不願意公示“菜肴包”的主要原因。法律既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也保護消費者的選擇權。消費者一旦知道加工原料不是新鮮的,可能不再選擇下單,這是消費者的自由,商家不能因為擔心影響經營就剝奪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外賣餐飲的生命線在於質量和安全,使用“菜肴包”是外賣商家將餐飲質量和安全完全交給生產廠家。但脫離視線的安全往往最不安全。打開銷路、搶佔市場份額主要依靠品質和服務,隻在降低經營成本上做文章必定得不到長遠發展。消費者是否認可和選擇“菜肴包”,還是交給消費者自己去決定為好。但外賣店是否使用“菜肴包”,必須在網上明示。

紅網:

“菜肴包”違背“線上線下一致”原則

對於這件事,輿論的關注點不應僅停留在外賣店使用“菜肴包”的表面,“菜肴包”的出現讓經營者可以在店面之外,甚至是在家中加工包裝餐品,再到店鋪售賣,這其中衍生出的衛生環境、防疫環節、廚師健康等食品安全問題才是最為關鍵的。這種做法也違背了網絡餐飲的“線上線下一致”原則。

雖然法律對餐飲單位的加工工藝、制作過程未作強制規定,但這並不意味著網絡餐飲可以隨意鑽法律空子。相關部門應與網絡訂餐平台聯起手來,加強線上審核和線下驗証。對那些無餐飲經營資質、衛生不達標、食品加工不規范、經營作假的店鋪要及時清理下線,把“黑作坊”“三無”餐飲攔截在線下,盡可能做到網絡餐飲“線上線下一致”。

東方網:

應保証消費者知情權

“菜肴包”加工外賣是否符合外賣標准,餐飲店有無必要公開相關信息,將實情告知消費者,監管部門應有個明確說法,畢竟其涉及廠家生產資質、冷鏈配送等環節。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必須追究相應責任。同時,外賣平台出於尊重消費者知情權考慮,應要求入駐商家公開告知消費者,是否使用“菜肴包”,以維護市場公平競爭。

(責編:許曉華、楊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