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

河南: 從“吃不上飯”到“世界餐桌”

2018年11月19日09:20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河南: 從“吃不上飯”到“世界餐桌”

你能想象到嗎?目前市場上銷售的1/3方便面、1/4饅頭、3/5湯圓、7/10水餃,均產自河南。改革開放40年來,河南加快推進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全面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糧食產量連續跨上3000萬噸、4000萬噸、5000萬噸和6000萬噸4個大台階,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1/10的糧食,不僅養活了1億多河南人,每年還外調400億斤商品糧及其加工制品。

由“吃不上飯”“不足溫飽”到“中原糧倉”“國人廚房”“世界餐桌”,作為全國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大省,河南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並盛進更多河南生產的優質糧。

種糧也能鼓起農民腰包

河南省商水縣天華種植合作社是響徹中原的種植大戶。合作社理事長、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劉天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從記事起吃的都是雜面窩窩,能吃上白面饃成為我從事農業的最初夢想。”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他家承包4畝多地,小麥畝產突破300公斤,吃上“白面饃”成為現實。2009年6月6日,他與26名農戶發起成立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規模化種植。

如今,不僅是在商水,在全國很多農村,留守在家的多是一些老人、兒童及婦女,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成為突出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天華合作社於2010年提出了“你在外打工掙錢、我在家幫你種田”,試著搞起了“土地托管”服務,對不願意流轉的土地,收取一些費用,提供耕種、日常管理、收獲等服務,土地收成全部歸農戶,把土地集中起來,實現了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在農業部門技術人員幫助下,2011年迎來了豐收,小麥畝產量比其他農戶高出54公斤。“土地托管創新模式得到了農戶認可,同時也堅定了我大干合作社的決心。”劉天華說。

2015年,劉天華又聯合周口市28家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周口市天華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實行以個體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運行模式。在政府惠農政策支持下,聯合社如今擁有農機600多台套,建起標准化倉庫、大型烘干設施等,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現在,合作社土地托管迎來了新機遇,種子、機耕、病虫害防治上都有了補貼,這為促進整村土地托管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2018年,天華合作社開始整村推進土地托管,涉及4個鄉鎮10個行政村托管面積2.3萬多畝。劉天華深有感觸地說:“土地整村托管,實現了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產業化發展,穩定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種地也能鼓起咱農民‘腰包’。”

高標准糧田夯實中原糧倉

劉天華在河南絕不是個例。他們鼓起的也絕不僅僅是個人的腰包,而是中原的糧倉、國人的廚房。而這背后,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對高標准糧田建設的高度重視。統計資料顯示,“十三五”以來,河南省高標准糧田建成區內,小麥平均畝產達到550公斤,玉米、水稻畝產超過500公斤,實現噸糧標准。截至今年8月底,河南省累計投入資金682億元,建設高標准糧田6097萬畝,提升建設高標准糧田147萬畝,完成全部規劃任務的95.7%。目前,河南省建成的高標准糧田,旱能澆、澇能排,抗災減災能力明顯提升。

河南省建設高標准糧田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徐獻軍說,2012年河南省專門下發《關於建設高標准糧田的指導意見》《河南省高標准糧田“百千萬”工程建設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6369萬畝高標准糧田,確保1300億斤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在操作層面,河南省統籌整合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等項目資金,按照“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投在方裡面”的要求,以“渠道不亂、性質不變、統籌安排、集中使用、各負其責”為原則,加強涉農項目資金整合力度,統籌安排,連片開發,持續推進高標准糧田“百千萬”工程建設,特別是積極推進高標准糧田立法工作,2015年10月率先在全國頒布實施《河南省高標准糧田保護條例》,並探索建立配套的管護機制,實現高標准糧田的依法規劃、建設和管護。

為實現高標准糧田精准管理,2016年河南省又專門開發了高標准糧田地理信息系統,將全省高標准糧田“百千萬方”建設信息上圖入庫,並及時更新建設信息,實現了高標准糧田建設工作的精准管理。河南省分三批選擇21個產糧大縣,開展省級示范點建設,完善提升農田基礎設施和科技支撐條件,形成全省高標准糧田示范點“米”字形布局,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讓國人碗中裝更多優質糧

目前科技對糧食生產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河南省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新品種選育水平名列全國前茅。著名小麥專家、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列舉,全省農業領域共獲得國家科技獎勵34項,居全國前列,其中3個小麥新品種,2個玉米新品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7%﹔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9.1%﹔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80.8%。河南創造了小麥平均畝產821.7公斤、雜交水稻千畝連片平均畝產902公斤、玉米平均畝產1013公斤的高產紀錄。

2016年以來,河南省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始布局以“四優四化”為重點的種養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林果,著力推進全省農業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准化、發展產業化。小麥方面重點發展優質強筋、弱筋小麥生產,今年84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訂單率達到88.1%,訂單價格普遍比市場價高10%左右,基本實現了產銷一體化,糧食生產的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研究員深有感觸地說,2005年河南率先在全國提前一年免除農業稅,終結了延續2600多年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到2009年《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2008—2020年)》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實施,2012年河南省下發的《關於建設高標准糧田的指導意見》《河南省高標准糧田“百千萬”工程建設規劃》,確保了1300億斤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2015年河南省率先在全國頒布實施《河南省高標准糧田保護條例》,並探索建立配套的管護機制,實現高標准糧田的依法規劃、建設和管護﹔2016年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河南省提出“四優四化”,推進農業提質增效,在自然災害和結構調整等雙重因素影響下,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189.32億斤,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600萬畝,2017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達到1194.64億斤,成為歷史上第二個高產年,特別是夏糧總產及畝產均創歷史新高,對全國夏糧增產的貢獻率達到59.6%。河南就是中國農業40年嬗變的一個縮影!(記者 喬 地)

(責編:許曉華、楊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