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

食出“顏如玉”

何雪華
2019年02月13日08:33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食出“顏如玉”

健康利是

冬去春至,脾虛濕滯話你知。若想顏如玉,嘗試健脾化濕來養膚。五味本草最當令,小小毛病有得解。

冬春是皮膚最容易出問題的季節,銀屑病、濕疹、瘙痒、荨麻疹等最愛來搗亂。就算沒有皮膚問題,面色磁白潤紅、水嫩嫩,也是男女老少的正常養顏需求。

在皮膚名專家看來,皮膚問題不能靠遮蓋或粉飾,隻有調養好脾虛、濕滯等體質偏差,才能從內裡靚到外表。

與其“遮丑”

不如從內裡靚到外表

在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教授看來,皮膚好壞與顏值高下相關,更反映著身體健康與否,“患者一走入診室,皮膚醫生看臉就大約知道他的臟腑狀況。”她說。

一般人臉上是明亮的黃皮膚本色,但如果黃得無光澤,萎黃甚至是土色黃,多數是脾虛、氣虛﹔如果是臉色太白,無血色,多數是血虛、氣虛甚至血瘀,氣不旺血,血運也差﹔如果是黃得近褐,甚至膚上生瘀、有斑,多因氣血運行不暢瘀滯於肌膚所致,哪怕激光去了斑,或者用化妝品遮蓋,也非良策。

盧傳堅認為,美膚來自內在,隻有臟腑健康了,機體調和了,即使不用高檔奢華的護膚品、化妝品,也能從內靚到外表,而且相對便宜又有效。

養護皮膚

學會這兩招

養膚第一招:

解決脾虛與濕滯

人們總有誤解,以為老人逐漸體弱,才會脾胃氣虛,事實上,大量臨床實踐發現,中青年人群出現脾胃氣虛、陽虛,甚至腎虛者眾多,脾腎虧虛証候經常可見。

這是因為,現代生活習慣下,喜冷飲寒食,易傷脾陽﹔熬夜、睡眠不足,也是耗損陽氣的原因。中醫認為睡子午覺是固護陽氣最有效的方法,即晚間11時~次日2時,午間11時~14時是陰陽交接之際,此時睡眠是養正氣的最佳時間。但當今很多年輕人忽略這點,半夜不睡者比比皆是,導致陽氣得不到將養﹔夏天本該出汗,但空調條件下,工作甚至生活處於過寒狀態,毛孔閉塞……

上述種種原因都易損脾陽,比照一下,您是否四肢發寒生涼、胃口不佳、睡不夠,甚至容易感冒?

冬漸去,春將至,與脾虛相伴的,還有濕滯。此時南方外濕重,首先對人體的影響就是外濕致內濕滋生,導致運化不暢,脾胃也受影響﹔濕重時病菌易生,正氣不足之人,皮膚也更易出現細菌性感染性問題。

如何能解決脾虛與濕滯?

首先,不僅此時,四季都應顧護陽氣,作息有規律,不熬夜,飲食得當,陽虛時忌寒涼宜溫性,夏天空調也應調到合適的溫度同時莫過長時間待在空調房。

其次,居住上,建議每天使用抽濕機或用空調抽濕功能,春季一個家每天抽濕一桶水,不是開玩笑的,外濕排了,對人體健康很有幫助。

第三,食療健脾化濕。可將北芪作為健脾、運濕、生陽、固表的“君藥”,偏溫而不燥,與其他常用七八樣藥材,可搭配成N種藥食同源方:腸胃濕滯要運化,就搭配行氣走串的道地藥材新會陳皮,行氣化痰﹔要溫中又安神,解決睡眠問題,就搭配龍眼肉、枸杞子、大棗,兼具補血之功﹔加強化濕功效的,可搭配薏仁、芡實﹔需要活血、消滯的,可搭配酸性的山楂,還可降血脂。

養膚第二招:

溫和地潤膚燥

多年的醫學科普下來,很多人都明白了皮膚是人體第一屏障,保濕潤膚更是養護肌膚第一關。

除了應用凡士林、維生素E潤膚霜、尿囊素等保濕護膚品外,更值得重視的是洗澡不能水太熱,也不能頻繁使用刺激性大、清潔力強的洗浴劑﹔洗澡水溫度不能高,40℃左右足夠了,泡澡或洗浴,最長不能超過20分鐘。

有的人盡管做到了上述要求,但冬春還是皮膚瘙痒,干燥甚至爆裂,這可怎麼辦?

盧傳堅指出,可以尋求中藥湯劑以和膚、養血、潤燥,這屬於中醫外治用法,由醫生辨証后搭配開方,湯劑稀釋或藥粉兌開,用於沐浴,既可養膚潤膚,又能清除病菌,消炎止痒。當中多數含有熟地、當歸、石榴皮等養血潤燥藥材,對老年性瘙痒等的治療效果非常好。

她特別提醒,很多人對中醫藥一知半解,皮膚一痒就覺得熱毒發作,喜歡自尋清熱、解毒、涼血中草藥煮水浸洗,其實除了確實因為濕毒導致的皮膚病,需要應用黃柏、黃芩、黃連等苦寒藥﹔或者因熱毒導致的痘痘肌,需要消炎解毒等處理。更多皮膚問題需要的是養血和膚、潤燥止痒,方能解決根本問題。

此外,中醫外治法還有活血去斑面膜等,用作輔助加快治理過程,比如含白蒺藜、白芷、田七等外用制劑。

皮膚名家推薦

五種本草當令使用

盧傳堅特別推薦五味本草,在這個季節當令使用:

玫瑰花——疏肝解郁,抒發春氣。

心情舒暢,肝氣才能正常地升發,玫瑰花蕾可入藥,中醫古籍中說它可以“舒郁結,和肝”,可以選擇玫瑰花餅等各種玫瑰小吃,對女性來說尤為合適。

蔥——小小風寒,蔥湯來幫。

蔥白“味辛性平”,主治“傷寒、寒熱、出汗、中風”等,蔥白煮湯可治療感冒,冬春時節如有輕微的風寒感冒,不妨用它一試。一般取兩到三棵小蔥,去掉綠色葉子,留下白色的部分,切成數段后煮水喝。還可以根據情況加入生姜、豆豉一起搭配,發汗解表的力度會更強。

紫蘇——行氣和胃,解蝦蟹“毒”。

過年期間,海鮮不可少,建議在烹調海鮮時,除了放足姜、蔥這種驅寒的配料,還可以適當加上紫蘇葉,它在中醫古籍的記載中有化解“魚蝦蟹毒”的作用。另外,如果胃脹痛噯氣比較明顯的,不妨試用紫蘇梗煮水喝,行氣止痛的作用會更好。

葛根——升陽止瀉,緩解酸痛。

春節出游或運動,出汗受涼或淋雨受濕后出現頸部及肩背部的酸痛不適,有拘緊感覺的﹔或春節期間打游戲、玩電腦太久出現頸部酸痛不適的,可以在煮湯時加上葛根,特別能化濕止瀉。

桑葉——疏解風熱,明目止咳。

春桑葉特別鮮嫩可口,有“治勞熱咳嗽,明目,長發”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疏風清熱。如果是春節期間熬夜后,眼睛布滿紅血絲,看東西有些干澀瘙痒的,可以在泡菊花枸杞茶的同時,買上一些嫩桑葉做“上湯桑葉”,對上火咳嗽、咽喉微痛也有一定的作用。(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宋莉萍、朱海媚)

(責編:李軼群、楊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