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

果凍卡氣管,5齡童不幸殞命

2019年03月13日10:33 | 來源:揚子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果凍卡氣管,5齡童不幸殞命

  隻因一顆直徑才3厘米的果凍,常州5齡童小可(化名)永遠地離開了這個才生活了5年的世界,一家人陷入沉痛的悲傷中。昨日,記者從常州二院得知了這件令人扼腕的悲劇。倘若小可的家長會“海姆立克”急救法等,也許悲劇就不會上演。 

  果凍卡在氣管,送達醫院急救已窒息40分鐘

  常州二院兒科醫生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小可被120急救車送來醫院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因為誤嗆果凍,果凍進入氣管,在到達醫院時,小可已心跳呼吸停止40幾分鐘,兒科醫生立即予氣管插管,在聲門口吸出了罪魁禍首——一顆直徑約3厘米的果凍,這種果凍,幾乎所有超市、小賣部均可隨意買到!就是它,堵住了小可的呼吸道!經過院內的心肺復蘇、氣管插管、呼吸機、以及藥物等一系列搶救措施,小可恢復了心跳,但是由於窒息時間太長,造成小可嚴重的腦缺氧,多臟器功能衰竭,雖然兒科醫生用盡全力,但仍缺乏回天之術,幾天以后,帶著遺憾,小可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個事件是悲傷的,卻也是令人警醒的,因為氣管、支氣管異物是兒科的常見急危疾病之一,可以造成小兒的突然死亡,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

  氣管支氣管異物意外傷害頻繁,幼兒是主要受害群體

  記者了解到,在我國,氣管支氣管異物佔0-14歲兒童意外傷害的7.9%-18.1%,約80%的患兒好發年齡在1-3歲。而食物性異物最常見,堅果類、米粒、切成小塊的水果等,另外還有孩童小玩具,都是比較常見容易導致誤嗆的凶手。盡管大部分果凍包裝上一般都有“注意:幼兒老人不要大口吞食,以防噎喉”、“嬰兒勿食”等說明文字,但是很多家長和兒童都表示在進食果凍之前並沒有注意到這些說明。

  在常州二院兒科醫生接診的異物嗆入患兒,也不在少數。但是能夠明確診斷,且在第一時間能得到有效治療的並不多見。有的患兒是家長主動提供病史,有的卻是經過反復求醫問診,因為反復喘息咳嗽,家長不能提供明確病史,還有些家長,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患兒嗆入,會在醫生面前隱瞞病史,也給醫生診斷增加難度。

  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對救助堵塞氣管兒童很關鍵

  常州二院兒科醫生提醒家長們:氣管支氣管異物病情的嚴重程度與異物的種類、異物的位置及氣道阻塞程度等有關。一旦家長發現孩子有異物吸入或可疑異物吸入病史時建議立即醫院就診。

  除了等待急救,家長們還可以做些什麼急救處理呢?下面就介紹兩種簡單易學且實用的徒手急救法。

  1、背部叩擊-胸部按壓法。適用於1歲以下意識清楚的嬰兒,具體做法:施救者將患兒呈俯臥位放於膝上,頭低於軀干,穩固地支撐頭部,在給予患兒5次背部叩擊后,將其作為一個整體一起轉換至仰臥體位,給一次胸部按壓,如上循環直到異物取出。

  2、腹部推壓法(“海姆立克”手法)。適用於1歲以上意識清楚的兒童,具體做法:施救者站立在患者背后,手臂直接從患者腋下環抱患者的軀干,一手握拳,將拳頭的大拇指一側對准患者腹部中線,正好在劍突的尖端下和臍部稍上方,另一手包住拳頭,然后快速持續推壓。可重復5-10次,直至異物排出。當然操作時要避免用力過猛或操作不當導致繼發性的損傷。

  醫生還提醒,平時要教育孩子不要養成口內含物的習慣,而口含食物時,不要引逗孩子哭笑、跑跳玩耍,不要追著喂食,發生嘔吐時,應把頭偏向一側,避免誤吸。

(責編:許曉華、楊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