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

濕氣最難纏 祛濕食療方推薦

2019年03月20日09:38 |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小字號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中醫認為,濕邪極愛與風、寒、熱等邪氣互通,且難以除去,很容易侵犯人體多處而致病。

濕邪是中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中的一種,屬陰邪,有重濁、黏滯、趨下的特點,最為難纏。濕氣所到之處,皆有不同身體表現:濕氣為陰邪,一般被濕邪困住的人,陽氣都不會太旺盛,往往少氣懶言、精力不好、思睡、怕冷﹔蒙蔽清竅(“清竅”指頭部七竅:眼孔、鼻孔、耳孔、口)表現為頭暈沉、頭重如被物裹、總有疲憊感﹔阻遏氣機表現為胃脹胃痛﹔濕困脾胃表現為口淡無味、不思飲食、惡心欲吐﹔留滯肌膚可出現肢體酸痛、酸脹、沉重﹔下注膀胱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下注大腸則腹瀉、腹痛,舌苔白厚膩。

濕氣分外濕和內濕,外濕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住環境潮濕等外在的濕氣侵襲人體所致﹔內濕則是由於脾胃虛弱、脾失健運、水濕停聚所致。因此,防止濕氣侵襲人體必須將外濕拒之體外,同時還需強健體魄,防止濕自內生。 那麼,如何知道自身體內有沒有濕氣,可從以下方面判斷。

1.起床時的狀態。早晨起床時候身體困重,感覺頭有東西裹著,或覺得身上有東西包著。中醫講“濕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小腿發酸、發沉,也是體內有濕氣的典型特征。

2.大便。什麼樣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黃色的,圓柱體﹔香蕉形的,很通暢”。長期便溏,或大便成形、但大便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都是體內有濕的表現。大便正常,一張手紙就可擦干淨,但體內有濕的人,要3~5張才能擦淨﹔如果大便不暢且不成形,說明濕氣很重。

3.舌苔。“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的身體狀況。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干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濕﹔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

體內濕氣的形成,由外部環境或自身不良習慣導致。長期生活在潮濕的環境裡,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中醫認為,肺、脾、腎三臟與水液代謝密切相關,當三臟功能異常時,體內就會出現濕重的現象。如果平時不愛運動,飲食偏好肥甘厚味,或常暴飲暴食,夏季貪涼喜冷,可加重內濕的形成。那麼,如何祛除濕氣呢?需要內外兼顧才能讓身體“透氣”。

防止外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慎淋雨及時更換衣物,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體,吹干頭發﹔保持房間干燥﹔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可打開風扇、空調,借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流通。

防止內濕。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另外,再給大家推薦一個祛濕食療方——紅豆薏米粥。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濕,甚至還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紅豆薏米粥四季皆宜,尤其在炎熱的暑濕季節最為適合。除了此方,大家還可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放到煲湯材料中,也可收到利尿除濕的效果。此外,廚房中的蔥、姜、蒜也是很好的祛濕良藥。可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后,病症就會有所緩解。▲(王 兵)

(責編:許心怡、崔元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