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

“粽”在儋州 與眾不同

敬 知
2020年06月01日09: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儋州賦》有言:“五月端午,角黍相送。”儋州粽子流傳千年,在瓊州大地飄香四溢,那多姿多彩的故事走街串巷,滔滔不絕地講述了自己的與眾不同。

  儋州粽子,憶,在風俗﹔包,在味道﹔吃,在情懷。

  “粽”在風俗

  在海南儋州,粽子承載著端午節最美好的回憶。每年端午,儋州的大街小巷熱鬧非凡,每家都充滿了人間煙火。爸爸出門摘粽葉,媽媽在家浸糯米、腌粽餡,孩子圍著古榕樹跑來跑去。包粽子時,爸爸“手牙並用”使勁捆好粽子,媽媽會打掉孩子玩糯米的雙手,一家人其樂融融。中午時分,門口的大鐵鍋炊煙裊裊,粽子的香味四處飄散,鄰裡之間拿著自家煮好的粽子互相贈送。這樣的風俗民情彰顯出了儋州粽子所蘊含的真情實感。

  “粽”在味道

  儋州粽子是海南儋州的特產,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作為海南傳統粽子,從葉到餡、再到糯米都十分講究。

  糯米一定要用當年生產的,一般常溫浸泡兩三個小時,這樣包出來的粽子香糯不粘。粽葉用新鮮的箬葉,包粽子前要把它煮成綠中稍帶一點黃的顏色,這樣的箬葉更容易散發香味。儋州粽子之所以清香襲人,箬葉起到了很大的熏香作用。粽子的餡多樣,包括本地豬肉、紅魚、咸蛋黃、干貝、蝦米、魷魚絲等,混合調料腌制使粽子色香味俱全。

  打開一個儋州粽子,頓時能聞到箬葉散發的清香,咬上一口,糯米香而不粘的甜,加上肉質香嫩的鮮,咸甜適中,十分美味,這就是儋州粽子與“粽”不同的味道。

  “粽”在情懷

  “包進去的是味道,吃出來的是情懷。”儋州粽子不單是在吃它的味道,更是在品它的情懷。宋代有詩雲:“吾愛儋州粽,嫩香椰味濃。東坡傳佐料,四海奪崢嶸。”當年一代文豪蘇東坡謫居儋耳,把中原的粽子制作技術與海南的天然原材料相結合,創制了“東坡粽”。他教當地人用咸蛋黃加豬肉制作粽子,並把蝦米、魷魚加入豆類包成粽子。儋州人紛紛效仿,隨后不斷創新發展,才有了今天聞名四方的儋州粽子。

  傳說南宋時期,道教一代宗師白玉蟾到瓊州的鬆林嶺煉丹時,包清粽蘸著蜂蜜糖來食用,因為味道獨特,這種“白氏粽法”在民間流傳了許久。明代初年,“威武將軍”符南進和“嘉應將軍”符那寬,晚年榮歸故鄉后,喜愛吃粽子,后來這成為了“洛基粽”的源頭。

  這些賦予了儋州粽子不一樣的文化情懷,也推動了儋州粽子繼承傳統和改革創新,令今天的儋州粽子聞名於世。這種情懷值得我們赴一次儋州之約。

  如今,儋州粽子作為日常美食,不隻在端午節能吃到,在儋州隨時隨地都能嘗到與“粽”不同的味道。這個端午,赴儋州,吃儋粽,感風俗。

(責編:許心怡、崔元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