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

吃出來的“第四高”,尿酸“越界”有這些征兆

楊秉輝
2020年12月15日09:35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之說許多民眾已經耳熟能詳。近年隨著體格檢查的普及,“尿酸高”一事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在中老年人中“尿酸高”者為數不少,於是便有人稱之為繼“三高”之后的第四高。

血壓、血脂、血糖不難理解,這尿酸卻是何物?尿酸,顧名思義,應是尿中排泄之物,不過這尿酸的高低卻非驗尿所得,而是驗血的結果,即血中的尿酸含量高,正確的說法應是“血尿酸增高”。血中的尿酸何以會增高?

原來所有生物體、當然包括人體,皆由細胞及其產物構成,細胞有細胞核或類似核的結構,其中含核酸,有核糖核酸(RNA)或脫氧核糖核酸(DNA)兩種,核酸由嘌呤與嘧啶兩類核苷酸及磷酸組成。人體的細胞不斷新陳代謝,食物被消化、吸收、分解,細胞核中的嘧啶核苷酸最終分解為氨與二氧化碳,而嘌呤核苷酸則演變為尿酸。故可知血中的尿酸來自人體自身的新陳代謝與食物,前者稱內源性尿酸,后者為外源性尿酸。

人體血液中通常含有尿酸約1200毫克,其中內源性尿酸約佔80%。這些尿酸是不斷更新的,大約每天新產生750毫克,排出500~1000毫克,形成大致的平衡。不難理解若產生過多或排出過少則血中尿酸即會增高。產生過多的情況見於發熱、劇烈運動、創傷、手術、腫瘤病人接受放療化療、患有嚴重消耗性疾病以及短時間攝入大量富含嘌呤核苷酸的食物等情況,后者則見於腎臟疾病或尿路梗阻或因脫水不能生成足量的尿液等情況。

不過,細胞的化學成份是蛋白質,它的新陳代謝並不是孤立的,而是人體新陳代謝的一部分,與脂代謝、糖代謝密切相關,並受著遺傳因素的制約。所以許多人似乎並沒有這些導致血尿酸增高的明顯原因,卻也會有血尿增高的情況。專家們認為這“血尿酸增高”實在也是“三高”的同黨,代謝綜合征(肥胖與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同時或先后在同一個體出現的病症)的一部分。

尿酸在血液中的濃度超過其飽和度時,理論上便可能以結晶的形式折出,不過這尿酸結晶的折出亦與局部的血液循環、體溫、受壓等因素有關,故多沉積於關節、尤其是大足趾等蹠趾關節等部位,或沉積於腎髓質、腎乳頭等部位,由於此類結晶為人體之異物,於是引發人體排斥異物之炎症反應,即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病。尿酸結晶沉積於腎集合管、腎盂腎盞、輸尿管甚至直接阻礙尿液的排泄,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此類病人泌尿系統結石的發病率高達35%~40%,為正常人的200倍。

血尿酸增高作為一種疾病狀態,其正式病名應為“高尿酸血症”。以往對高尿酸血症危害的認識,多止於引發痛風性關節炎與痛風性腎病。由於血尿酸增高者發生痛風性關節炎的機率隻5%~12%,痛風性腎病早期亦多隱匿,故血尿酸增高一事易被忽視。不過近年的研究已經証實高尿酸血症者血中的尿酸與尿酸結晶同樣會損傷動脈血管的內皮細胞,而動脈血管內皮的損傷則會引發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腦血管病,故認為高尿酸血症是獨立的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所謂獨立的、即不需其他輔助因素,僅此一項即可有引發心腦血管病風險之意。高尿酸血症者血中的尿酸與尿酸結晶同樣會損傷胰腺的β細胞引發糖尿病。研究發現尿酸每增高60微摩爾/升,高血壓的發病風險增加15%~23%,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7%。高尿酸血症者與正常人群相比腦卒中的風險增加47%。

尿酸與甘油三脂常相伴增高,在高脂血症者中60%~80%合並高尿酸血症,在高血壓者中則90%合並有高尿酸血症,故將這“高尿酸血症”視為代謝綜合征的一部分是毋庸置疑的了。血尿酸的正常值在更年期前的婦女為低於360微摩爾/升,更年期后的婦女與男性為低於420微摩爾/升,若超過此值即為“血尿酸增高”。血尿酸增高者多數皆無症狀,但絕不可掉以輕心,一是應檢查血尿酸升高的原因,若有特定的原因自應努力糾正。二是應檢查血壓、血脂、血糖以及肥胖等情,若有異常亦當努力糾正之。

高尿酸血症可以用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抑制尿酸生成的、有促進尿酸排泄的,自應由醫師依病情處方使用,有痛風發作時還常需應用抑制炎症反應的藥物治療。

問題在於對大多數無症狀的血尿酸增高者是否一經查實尿酸增高即應開始藥物治療?從道理上說,高尿酸血症既是心腦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便應該予以治療,以消除發生心腦血管病的風險。不過目前對此尚缺乏足夠的(循証醫學的)証據,能証明對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者進行藥物治療即可確實降低發生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故一般主張對血尿酸高於正常(420微摩爾/升)但低於480微摩爾/升者暫不使用藥物治療,對於血尿酸在480微摩爾/升~540微摩爾/升者,若雖無症狀但已有腎臟損害或已產生不良心血管情況者應開始作降尿酸的藥物治療,而對血尿酸在540微摩爾/升及以上者,則無論有無症狀或心、腎、關節等的損害,皆主張使用降尿酸的藥物治療。

是否應即採用藥物治療及採用何種藥物治療,自應遵從醫囑。對於血尿酸增高者而言,關鍵在於關注自身的生活行為:內源性的尿酸或難左右,但盡少攝入嘌呤核苷酸含量高的食物如海鮮(尤其是貝殼類海鮮)、紅肉(牛羊豬肉)、動物內臟、反復燒煮的肉湯(老湯火鍋)及蔬菜中的蘆筍、菠菜、西葫蘆、豌豆等。含糖(主要指果糖、蔗糖等單糖、雙糖結構的糖類)食品、尤其是水果中的蘋果、葡萄、西瓜以及富含果糖的飲料(果汁)等大量攝入在肝臟中代謝時能促進嘌呤核苷酸的降解,增加尿酸的形成,酒類(尤其是烈性酒)可能亦有此作用,酒類與含果糖飲料同樣能減少尿酸的排泄則是肯定的,血尿酸增高者皆不宜食用。反之,脫脂的奶類與咖啡有促進尿酸排泄的作用可以酌情多飲。黃豆及豆制品以往亦因黃豆中多含嘌呤成分而被血尿酸高者視為飲食禁忌。不過近年已有研究指出,豆制品在加工過程中嘌呤核苷酸已大量損失,即使直接進食黃豆,血尿酸亦並無明顯增高,可能黃豆中此類物質並不容易被吸收之故,已有不再強調對血尿酸增高者禁忌此類食品之議。某些藥物如環胞素、吡嗪酰胺、小劑量阿斯匹林等有抑制尿酸排泄的作用,但藥物本為治病之用,取舍當由醫師決定。高尿酸血症者應多飲水,使每日的尿量達2000毫升以上,以促進尿酸的排泄,亦屬十分重要之事。

生活行為的調整是高尿酸血症治療的基礎,不論有無症狀、不論是否使用藥物治療皆應如此,而且應該持之以恆。體檢發現血尿酸增高,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

本文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楊秉輝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責編:許心怡、崔元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