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养生:爱她 就让她40岁开始补--人民网食品频道--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食品频道

女性养生:爱她 就让她40岁开始补

2013年04月03日09:40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爱她

就让她40岁开始补

不少人会发现,50岁以后会显得比青壮年时期矮一些,还有的老年人开始驼背。这种变矮、变驼的变化看起来是一种自然变化,其实不然。骨科专家指出,人到中老年呈现的这种弯腰背驼现象,其本质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目前很常见的一种老年人疾病,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专家建议,女性到了40岁,男性到了50岁一定要补钙,以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王一民说,骨骼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正常情况下,骨骼很坚硬,承担人的体重,保证人的运动和造血。骨骼的骨量自出生之后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一般成人约在35岁时骨量达到高峰,之后骨量逐渐减少。当骨量流失严重而呈现中空疏松、脆弱且易骨折的状况时,即可以明确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

除了人体骨骼的自身代谢之外,还有很多危险因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如饮食结构异常、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均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静悄悄的。王一民说,骨头每天都在进行的新陈代谢,就是新骨替代旧骨的过程,如果一些原因导致旧骨的丢失大于新骨的生成,就会造成骨量丢失,这个过程是无声无息的,是感觉不到的。等到骨量丢失到一定程度发生了骨痛或者骨折的时候才被发现,这个时候骨质疏松症就很严重了。

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因为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减低而加速骨量丢失,最终发生骨质疏松症。”王一民说,“老年男性之所以也发生,相对而言是雄激素占主要,发病率要比老年女性要少一些。”根据调查结果表明,5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中,每3人中有1人将经历一次骨质疏松骨折。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每3人有2人将患有骨质疏松症。而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并发症

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必然结果,它发生的早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据介绍,激素水平、营养状态、身体指标、免疫状况、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都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症状是疼痛,这也是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在骨吸收的过程中,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会引起全身骨痛,以腰背痛最为常见。另一个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是骨折,即在受外力压迫或非外伤性脊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楔形和鱼形椎样变形而引起的腰背痛。

根据负重能力调查表明,健康人负重力达76kg,而骨质疏松症患者仅能负重26kg,明显低于正常人。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身体活动时,腰背肌必须进行超常的活动,经常处于紧张状态,逐渐导致肌肉疲劳,出现肌肉痉挛,从而产生肌肉及肌膜性腰背疼痛。王一民介绍,骨质疏松性骨痛的发生率非常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疼痛的发生率高达75%。还有40%以上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会出现背痛加重、背部活动受限的症状。

此外,骨质疏松症还出现骨折、髋部骨折、手腕部骨折、脊柱骨折,身高变矮、驼背、脊柱变形等。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并发症,尤其是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骨折中后果最严重的一种,对老年人危害极大。王一民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地区差异较大,病死率达到15%-20%,存活者中有50%终身残废。其次是脊椎骨折,这也是老年人背痛、脊柱变形及驼背的主要原因。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女性脊椎骨折比男性高2—3倍。

骨折后制动会引起急性骨量丢失,患者骨密度进一步下降,加重患者骨质疏松程度,骨质疏松骨折后再发骨折风险增加。据介绍,20%的再发骨折发生在术后的1年之内,55%的再发骨折发生在术后3年之内。尤其是绝经后女性脆性骨折首次发生后,患者再发骨折风险增加3倍以上。椎体骨折女性在骨折后的一年内有20%女性会再次发生椎体骨折。

40岁开始进行骨密度筛查

虽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悄无声息的,但可以及早诊断。王一民说,虽然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骨骼疾病,但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同样重要,骨密度检查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以及了解疾病进展的方法,通过骨密度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骨骼状态,预测未来骨折风险,并且了解用药后的疗效。

据介绍,最准确测量骨密度方法是通过双能X线仪检查。经过检查后,将检查的结果与20-29岁的健康成人骨密度水平进行比较,得到标准差结果T值,如果T值低于健康成人平均值2.5个标准差以下,即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一般来说,男性40岁—50岁开始进行骨密度筛查,女性如果出现月经不稳或绝经症状时,就要进行骨密度筛查。一般来说,小于40岁时并没有太大必要。而骨密度筛查以半年至一年筛查一次即可,因为骨质的变化比较缓慢,短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老年人每天补钙1克

事实上,骨质疏松属于衰老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等,人体骨质情况一般会走下坡路,出现骨质疏松不可避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维持骨骼健康,防治骨质疏松呢?

王一民指出,防治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原则是预防胜于治疗,因此在年轻时就应储存更高的骨量,而储存更高的骨量的方法就是要摄取足够的钙质。钙质是人体骨骼最重要的成分,从小加强高钙饮食的摄取,如牛奶,奶酪等乳制品。一般来说,女性到了40岁,男性到了50岁就需要补钙了。”王一民说,而且补钙不能过量,补过多会导致难吸收,可能会引起泌尿系统结石等。根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指南,推荐每日成人钙摄入量为800mg,老年人与绝经后女性每日摄入钙推荐量为1000mg。

值得注意的是,在补钙的时候一定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以及骨骼的修复均有增强作用。而体内维生素D有两种来源,一是食物吸收,二是自身经过阳光照射合成。因此,平时应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小孩子要多抱出去晒太阳,这样可以长得比较健康。老年人要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人体的皮肤在晒太阳时可以产生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和钙在骨头的沉积。”

此外,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做适当的运动。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是要保持正常饮食和起居作息,避免烟酒与过度熬夜。同时,重视居家安全,避免跌倒,老年人或者是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需要重视居家环境安全,改善环境,避免跌倒等意外的发生。如在浴室加装防滑垫,保持地面干燥,走廊不堆放杂物以及改善阴暗光线等。

适当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肉系统强度,对骨骼健康最为有益的运动是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爬楼梯、网球、跳舞、太极等,均可强化骨骼系统,增强平衡能力,减少骨折发生几率。但是,王一民不建议老年人进行爬山锻炼,“爬山是锻炼心肺功能的很好方式,年轻人或者说17到30岁以前没有问题,其修复功能好,恢复功能比较强大,但是,40到45岁以后的老年人要尽量减少爬山,就算是要去爬也要拿拐杖,注意对膝关节的保护。”

(健康指导: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主任医师 王一民)

(责编:姜方、赵雅楠)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