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真相3月份发现8月份公布 恒天然自曝“毒奶粉”--人民网食品频道--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食品频道

隐瞒真相3月份发现8月份公布 恒天然自曝“毒奶粉”

2013年08月05日14:57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问题3月检出8月公布 恒天然自曝“毒奶粉”

  这是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一家牧场的挤奶车间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制图李潇雪

  8月4日,成都市华安堂情融路分店,顾客在药店里选购婴儿奶粉。

  “毒奶粉”持续发展

  华西都市报:中国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而这80%的进口奶粉中,又有90%来自恒天然。记者调查发现,恒天然作为全球乳业巨头,仅在今年前8个月就曝出三次负面消息。在几年前,恒天然还和三鹿集团“有染”,而且在这次毒奶粉事件发生前,恒天然还意欲大举进军中国市场。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3日宣布,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旗下部分产品可能含有肉毒杆菌毒素。记者调查发现,恒天然,这位控制超过新西兰90%奶源的巨头,仅在今年的前8个月里就发生了3起负面事件,在过去的8个月内连续涉及双氰胺、国家发展改革委反垄断调查等事件。

  乳制品是新西兰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其95%的乳制品用于出口,年出口额约为84亿美元,占新西兰总出口额的四分之一。乳业巨头恒天然控制了新西兰90%的奶源。而我国是新西兰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我国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

  1宗罪

  隐瞒真相 3月份发现8月份公布

  恒天然被视作全球第四大乳制品企业,占新西兰国内大约9成市场份额,年收益大约160亿美元。恒天然集团发布的声明中说,企业在今年3月的一次检查中发现,2012年5月在新西兰本地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涉嫌被污染。3月份即检测到食品安全风险,为何拖到8月才公布?

  恒天然回应称:“我们总想做事情快一点,但现实是,根据现有技术,要耗时那么长。”舆论认为,发生可能的食品污染问题之后是第一时间减少对消费者的损害、通知客户进行回收,还是任由可能出现问题的产品流向市场,恒天然的选择耐人寻味。

  对此,原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表示,“各种病毒的培养,毒素的来源,都要进行一一排查,确实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恒天然在发现问题的苗头时就应该采取一个临时应急方案,叫停产品的生产销售,然后再去查。此次从发现问题到公布问题拖延的时间是长了点,为何他们没有采取这样的应急方案,也只有恒天然自己解释了。同时,王丁棉也认为,恒天然作为一家全球知名企业,对自己的丑闻并不护短的态度,对消费者来说总体还是负责任的。

  2宗罪

  问题频出 今年1月检出双氰胺

  而这次已经是恒天然今年第二次爆出质量问题。早在今年1月,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官员证实,在新西兰出产的小部分牛奶和奶粉中(主要涉及恒天然的产品)检测出双氰胺(DCD)化学残留物。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2年9月,恒天然在对牛奶进行抽检时,就已经发现有少量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少量双氰胺化学残留物。

  同时,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官员1月25日证实,约5%的新西兰牧场使用含有双氰胺的化肥培育草场,每年使用2至3次,因此部分新西兰乳制品可能含有少量双氰胺化学残留物。

  3宗罪

  涉嫌垄断 控制新西兰90%奶源

  而在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多家奶粉企业提起的反垄断调查中,身为美赞臣、多美滋等奶粉企业合作伙伴的恒天然也“黑榜有名”。乳业专家王丁棉分析指出,虽然美赞臣、多美滋等外资品牌比较强势,但任何一个厂家的市场份额都没有超过20%。对比恒天然,虽然自有品牌市场占有率不高,但其不仅在进口奶粉原料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还为很多其他品牌进行代工生产,对中国婴幼儿乳品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

  事实上,早在2010年,美国全国牛奶生产者联合会就曾经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诉,这一组织认为,作为控制超过新西兰90%奶源的巨头,意味着“我们简直是跟一个垄断力量在对抗”。

  三鹿曾经的“伙伴” 事发前准备大举进军中国

  一个更值得回味的细节是,2005年,恒天然与中国的三鹿集团签署合资协议,注资8.6亿元人民币收购三鹿43%股份。次年,双方的合资公司正式运营。2008年,三鹿奶粉曝出“三聚氰胺事件”倒闭,恒天然在华投资也由此受到重创。

  《新西兰先驱报》报道,就在这次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前,恒天然正准备在中国市场推出自己品牌的婴儿奶粉“安曼”(Anmum)。这家企业6月说,新品牌奶粉将首先在北京、上海和广州销售,如果开局顺利,将扩至中国其他地方市场。

  据新华社

  监管升格 成都两药店试卖奶粉

  销售量不及普通商场超市,基本可以杜绝假奶粉

  6月中旬,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9部委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今后婴幼儿乳粉将参照药品标准进行管理,试行专柜专区销售,并试行药店专柜销售。这被认为是在流通领域加强奶粉监管的新尝试。

  随后,成都有两家连锁药房通过申请获得了专柜经营奶粉的资质,分别是德仁堂和华安堂大药房。目前,德仁堂有春熙路一家门店已开设专柜,而华安堂已在近50家门店中试水。

  试水:奶粉纳入药品一样的监管

  “显然,现在消费者还未完全认同这种形式。”华安堂大药房情融路店店长朱晓兰说,试行近一个月后,他们一个店卖出奶粉仅20罐左右,并不算多。据称,该店采取专人专柜的方式,由经过培训的店员牟女士专门负责奶粉专柜。目前,仅上架6种品牌的奶粉,国产和进口奶粉各占一半。

  比华安堂的销售情况略好,德仁堂春熙路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都还在摸索阶段,销售量只是一般水平,还不及商超、母婴专柜。

  药店设奶粉专柜,虽然大多家长还不买账,但朱晓兰表示对此很有信心。因为,将奶粉纳入和药品一样的监管形式,明显已经将监管升格,通过已经和食药监部门联网的电子监管码和索要增值税发票的方式,让监管部门很容易辨别出真伪,基本可以杜绝假奶粉。“至少在流通领域,应该会有所成效。”朱晓兰说。

  专家:应从检测转向过程监管

  在流通领域加强监管的同时,《意见》中,九部委明确要求通过批批检验的方式保证奶源合格,做到自建、自控奶源。对以原料乳粉为原料的,要求企业对原料乳粉质量可控,并严格执行原料乳粉、乳清粉批批检验等措施,确保原料质量安全。婴幼儿乳粉出厂后,还将实行全项目“批批检验”。

  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虽然采取了有效的“批批检验”方式,但我国的监管模式仍然过度地依靠了检测的方式,而不是国际通行的过程监管,他建议政府部门对企业每个生产环节实行过程监管。

  记者手记

  普通食品监管体系难以降服“毒奶粉”

  把奶粉当药品一样监管,在国际上已有先例。在德国,奶粉还要经过药品监管体系,因为德国规定,婴儿配方奶粉属于药品管制,必须通过德国卫生部门的检测。而在我国香港,奶粉虽是普通食品,零售环节并无特殊管制,但事实上,有六成左右的奶粉由药店卖出。

  国内连续出现奶粉问题,不但拷问着奶粉企业的良知,也在考验着职能部门的管理智慧。在国务院发文、九部委专题研究后,奶粉监管逐步升格,这显示了国家阻击奶粉问题的决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之前的监管体系。我们不禁要问,给我国婴幼儿无问题奶粉,这本应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却变成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把戏。和所有食品问题一样,要监管,也要良知。

  洋奶粉“跌下神坛”

  回顾/

  1999年 欧盟四国出产的奶品可能受到致癌物质污染,6个牌子的乳制产品在港被禁售。

  2002年 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召回一批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学儿乐配方奶粉。

  2003年 美国亨氏奶粉疑与婴儿死亡有关在以色列被召回。

  2005年 美国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多批次被查出含碘超标,被迫进行大规模产品召回。

  2006年 共计10万公斤同一美国品牌的3批奶粉被连续检出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而被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退运处理。

  2007年 日本明治FU高蛋白较大婴儿配方奶粉,锌含量不符合标准被判为不合格商品,被要求立即下架。

  2008年11月26日美国主要品牌奶粉雀巢、雅培均检出三聚氰胺。

  2009年2月2日 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百乐斯被查出致病菌阪崎氏肠杆菌超标。

  2009年2月6日 法国达能旗下的多美滋奶粉被怀疑遭受三聚氰胺污染。声音/

  “肉毒杆菌可绝不像说不清道不明的‘双氰胺’那么轻描淡写,危害性太大了!因此只能暂时对新西兰乳品敬而远之。”——在北京世纪城一家超市,正在为自己4岁的孩子选购奶粉的郑女士表示,起码自己很长时间内不会再选购产自新西兰的乳制品。

  “恒天然这么著名的企业,这种行为是不是也可以称为‘瞒报’‘迟报’?下一步向消费者及时、公开、透明地公布有关情况是至关重要的。”——不少网民对恒天然集团延迟披露信息的举动表示了不满。

  “为什么只问信不信任洋奶粉,怎么不问还信不信任咱们的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除了声讨洋奶粉,不少网友也认为此次毒奶粉事件暴露出相关监管“缺位”。

  连线本地/

  我省未直接进口恒天然奶粉产品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童星燕)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我省自2011年起开始直接进口新西兰奶粉产品。该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省直接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量较小,年均20-30吨,其中并无恒天然奶粉产品。

  该人士告诉记者,按照今年“五一”开始实施的《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我省对进口奶粉的检验检疫标准日趋严格。无论《办法》实施之前是否有进口记录,自《办法》施行之日起从境外启运的某一产品第一次进口,均视为首次进口。

  首次进口的乳品,进口商或者其代理人报检时应提供相应产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明的项目的检测报告,包括标准中引用的食品中污染物和真菌毒素的标准。首次进口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基粉原料(乳基预混料),进口商或者其代理人报检时应当提供对应产品标准规定的微生物、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项目的检测报告。

  进口乳制品除了要提供全项目的检测报告,检验检疫局还将对至少六七十个以上的项目进行二次检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此外,还要对进口乳品出具检测报告的检测机构、境外证书进行核对。

  此次奶粉事件后,国家质检总局也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进一步加强新西兰输华乳制品的检验监管。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也将加大对进口乳制品的检验监管。

  成都商场超市暂未收到召回通知

  新西兰“肉毒杆菌门”事件的相关企业,仍在进一步调查召回之中,目前成都商超是否收到了召回通知?

  昨日下午,记者也前往成都市内多家商场超市进行调查,发现各大超市尚未宣布紧急召回计划。成都王府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尚未接到上面的任何通知。随后成都家乐福大世界有关负责人指出,“我们已经注意到了相关报道,公司高度重视,并密切关注有关情况的进一步信息,并会根据相关权威部门的意见,采取相应的措施。”

  记者也采访了一商场专门推销多美滋奶粉的张小姐,她直言“暂时还没有接到通知”。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黎屈咏梅

  上海卖场开始下架多美滋问题奶粉

  记者4日晚间从上海市质监部门了解到,由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受肉毒杆菌污染乳粉制成的多美滋奶粉流入市场达420.188吨。目前,上海质监部门已经全部封存多美滋公司现场涉及问题乳粉的原料及成品,并要求公司立即启动召回程序,通知其经销商扣置相关批次产品,并发布声明。

  上海质监部门查实,多美滋公司采购新西兰恒天然问题乳粉7批次,共计208.55吨用于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其中已使用105.45吨,库存103.1吨。问题乳粉已制成较大婴儿配方乳粉成品664.118吨(其中已售420.188吨,库存243.93吨)以及幼儿配方乳粉成品62.434吨(尚未售出)。

  上海质监部门同时要求多美滋公司根据其追溯系统的记录信息,清查确认,并及时上报处置情况。

  此外,记者了解到,4日下午起上海多家超市已经开始下架多美滋涉事产品。 据新华社

  名词解释

  肉毒杆菌

  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肉毒杆菌在不正确加工、包装、储存的罐装食品或真空包装食品里都能生长。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在临床上以恶心、呕吐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中毒者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浓缩乳清蛋白

  浓缩乳清蛋白是使用超滤技术浓缩乳清中的蛋白质,然后干燥制成的可溶性粉末,被广泛用于婴儿奶粉、儿童成长奶粉和运动饮料中。目前,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生产国。

(责编:李彦增、姜方)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