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食品频道

日本酒店食材“以次充好”做法成风

2013年11月07日08: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日本酒店食材“以次充好”做法成风

  近日,日本知名宾馆、餐馆和百货商店旗下的副食品店食材标识与实际不符事件接连被曝光,引发消费者对日本外食行业的信用危机。

  11月5日,日本连锁百货公司“高岛屋”发布消息称,旗下5家百货店和1家购物中心的餐馆及卖场被发现有62种商品存在食材标识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包括标为“日本对虾”的商品实际使用的是“草虾”,标为“牛排”的肉使用的是“注牛脂加工肉”等。10月下旬,大型连锁酒店集团“阪急阪神”被曝用冷冻鱼冒充活鱼制作料理欺骗顾客。后经自查发现,该集团在日本全国的23家酒店普遍存在47种食材误标情况,包括用“飞鱼卵”冒充“鳟鱼卵”,用其他产地的猪肉冒充“冲绳猪肉”,把机器制作的汉堡标为“手工制作”等,这种做法从7年前就已开始,估计有8万名顾客上当。此外,“帝国饭店”的东京店和大阪店用瓶装浓缩橙汁冒充“鲜榨果汁”;“近畿日本铁道”旗下9家酒店用“注牛脂加工肉”冒充“牛排”;“名古屋铁道”、“JR九州”等多家知名连锁酒店均被曝存在食材误标情况。

  日本食品安全安心财团事务局长中村启一认为,与销售过期食品、使用非法添加剂不同,上述事件中食品安全本身并没有问题,主要是品牌和产地的“以次充好,不当牟利”。一些食材生产厂家因买家出价过低或无法在交货期前凑齐订单数量,被迫以次充好。“开始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尝到甜头后就成了有意为之的习惯了。”

  日本媒体分析指出,产地和食材误标事件频频发生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法律对酒店菜单和加工食品的食材标记没有明确规范。将于2015年实施的《农林规格法》会对超市售卖的生鲜食材和加工食品的产地及规格标记做出明确规定,但酒店菜单并不在监管之列。尽管日本法律对误导、原产地和品质误标等行为有处罚条款,但主要针对一般商品,而不包括餐饮外食服务业。因为无法可依,日本消费厅之前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只能给出“指导意见”,并无具体处罚措施。

  其次是酒店餐饮的生产、流通环节相对超市生鲜食材更加复杂。阪急阪神误标行为被揭发之初,公司高层还坚称是工作人员认识不足的原因,但从众多知名店家涉嫌此事的情况来看,误标背后是酒店餐饮业普遍存在的管理漏洞。据业界人士透露,酒店餐饮牵涉厨师、菜单制定员和食材采购员等多个环节的人员,彼此间做不到完全沟通,出问题也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而高岛屋百货店内的9家问题酒店均采取出租经营和业务外包模式,很难尽到监管之责。

  此外,顾客非理性的消费心理也助长了误标行为。经济专栏作家小笠原诚治告诉本报记者,日本人喜欢高档次商品,却又爱贪便宜。但是,便宜怎么可能有好货呢?

  误标事件严重影响了酒店的声誉和经营业绩,相关酒店负责人引咎辞职。阪急阪神、高岛屋均表示要向受害消费者进行退款赔付。家住东京吉祥寺的增田先生告诉本报记者,高岛屋一直是日本高级品牌的象征,是安心的保证。但现在这样的百货公司也出了问题,让人对日本外食行业的信用产生了怀疑。(田泓 本报东京11月6日电)

(责编:曾璇、宋立功)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