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食品频道

校园饭堂食品安全关卡为何频频被无证作坊攻陷

2013年12月05日08:07    来源:新快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校园饭堂食品安全关卡为何频频被无证作坊攻陷

  昨日《新快报》曝光海珠区几家食品无证作坊,在没有相关证照和卫生不达标的情况下,直接把肉滑、肉丸等肉制品和食用油、米面等食品送进多间学校的食堂,其中一些还是幼儿园。这些黑作坊的生产环境脏乱差触目惊心,食品安全隐患重重。

  在三令五申严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入门关,及一次又一次反复检查严控的情况之下,广州这样的大城市还有如此令人惊心的事,很难让人相信,但确凿的事实却无情地摆在人们面前。这就让人不能不追问:学校食堂的食品关卡为何如此就轻易失守?

  从报道披露的细节来看,问题的表象已经很清晰。无牌无证作坊的主要手段就是向获得供应商资格的企业“借牌”,冒名顶替,从而轻而易举地将“张冠李戴”的食品输入学校食堂。而更有甚者,则是一些小作坊连任何协议都没有与学校签订,就能将肉类制品送到个别学校的饭堂。由表及里,其根源就在于学校对供货商的监管形同虚设,甚至不排除某些人接受利益输送而内外勾结、胡作非为。

  这些问题实际上已并非猜疑。有被曝光学校的相关人士坦承成为食堂的供货商要求并不难,“只要价格合适学生就能成为供货商家”,令人咋舌。推而论之,学校将食堂只看成是搞经营,供货商选择几乎是以“价格合适”为唯一标准,企业资质及其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不说完全撇到一边,其分量也被看得十分之轻微,乃至对食品安全隐患无所顾忌。在最关键的供货商选择关上已经完全失守,其供货乱象及食品安全后患就可想而知。

  由此不难发现,学校对于食堂的管理制度何其松弛。面对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件频发的状况,近年来国家食药监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无一不一再强调学校对食堂的食品安全要严格日常把关。但是,无证作坊食品如此畅通无阻进入学校食堂,而且不是一回两回、一朝一夕的事,学校监管漏洞百出可见一斑。

  要追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关轻易被无证作坊攻陷的漏洞,监管部门的失守同样难辞其咎。《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规定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等证照,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管制度和责任。但事实是,职能部门日常严控食品风险的检查监督都没有发现问题,以致要媒体曝光才急忙行动。而且,不提监管失职,反而以“涉事的相关人员无论在卫生意识还是法律意识上还有待提高”等套话搪塞敞开的监管漏洞,贻笑大方。

  食品安全问题的关系之大及监管到位的紧迫性无需多言,对于涉及人数众多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管更加不容懈怠。严格来讲,学校食堂要的不是盈利,自认为“价格合适”就可选为供货商已犯了藐视食品安全头等大事的大忌。学生要的也绝不仅仅是饭菜的便宜,而更要质量的绝对保证。因此,此次媒体曝光之事,理当给严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关再次敲响警钟。

  不乐观地说,媒体所曝光的这些无证作坊“借牌”供货乱象,或者并非个别,甚至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而,无论是学校还是政府职能部门,都应当警惕并从中汲取教训。所有学校当引以为戒,自查自纠,以最大限度堵塞可能存在的漏洞。监管部门则应当全面查究,以堵死黑作坊非法牟利的通道和压缩其生存的空间。否则,只要漏洞一刻尚存,食品中毒等可怕事件的爆发就完全可能是定时炸弹。这是我们不愿见到的。

(责编:赵雅楠、宋立功)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