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食品

“年夜饭摄影大赛”明晚“开晒”

网络弥漫美食香

海外网  孙任鹏
2018年02月14日09:0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春节临近,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花孖村,苗族妇女们按传统习俗,用当地优质高山糯米和山泉水酿造重阳酒。图为苗族妇女们把蒸好的糯米饭倒在筛箕里并把酒药揉碎掺入进去。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年夜饭不仅要吃得好,更要‘晒’得过瘾。”刘睿是一名“90后”,为了即将到来的除夕,他忙活了半个多月。他的忙,不是购买年货,也不是清扫房屋,而是突击学习摄影。“前两年,我的摄影技术不行,没能拍出我家年夜饭的精致,在朋友圈里落了下风。今年我一定用照片展示出我家年夜饭的风采!”如今,“晒”年夜饭成为很多人过年时的必选项目,这一现象也被戏称为“年夜饭网络摄影大赛”。明天(2月15日)就是除夕,由民间自发“组织”的“2018年夜饭网络摄影大赛”也即将“开晒”。你,准备好了吗?

  

  晒各地美食

  每到除夕,刘睿的朋友们便陆陆续续地开始“晒”年夜饭。第一年看到大家发照片,他也凑热闹发了几张。“当时的手机像素不高,我也不懂角度、构图,拍出来的照片不出彩。我妈看到后还笑着批评我,认为我拉低了她这个大厨的水平。这两年,大家晒年夜饭的热情高涨,就连我爸也用饭前拍照代替了‘家庭年度总结’的演讲。我妈更甚,甚至还自学了修图,发照片之前先调调色调。”刘睿认为,他们“晒”的不仅是美味佳肴,而且是“年味儿”、是美好生活的缩影。

  步步高升(年糕)、年年有余(鱼)、八宝进财(八宝饭)……除夕当天的朋友圈,几乎成了人们自发组织的“全国美食摄影展”。各地料理尽在眼前,令人垂涎欲滴,只想大快朵颐一番。

  除夕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年夜饭也会异常丰盛。无论是亲朋满桌的宴席,还是小夫妻的家常料理,美食的意义不再是食物本身,而是幸福的味道。

  百分点极速洞察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达97%的网友会选择“晒”自家年夜饭。选择的平台大都是微信、QQ和微博。其中,在微信朋友圈发照片的人最多,占83%。此外,贴吧、论坛和直播平台也是网友们“晒”年夜饭的“阵地”。

  品南北文化

  纵观往年各地年夜饭照片就会发现,几乎每家的餐桌上都有一种或几种有吉祥寓意的菜肴。比如苏州一带,餐桌上会有青菜,有安乐之意;湘中南地区会有鲤鱼,被称为“团年鱼”;合肥的饭桌上则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年夜饭象征着新年新气象,因此,菜肴的名称也要蕴含吉祥之意,以期新年万事顺利,心想事成。

  “中国南北方文化的不同在年夜饭的餐桌上也有所体现。北方年夜饭吃饺子,南方吃年糕。”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苑利解释说,这是因为北方是麦作文化,南方是稻作文化。除夕子时是旧的一年辞去、新的一年到来之时,这个时段吃的食物通常是饺子。饺子是从‘交子’演化而来。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一年比一年高。

  苑利认为,互联网对年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电商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以往人们去菜市场购买当地、当季年货的习惯。在网上,异地的土特产甚至海外的果蔬都可以随时购买。这让人们年夜饭的食材更加丰富。此外,也有民俗专家认为,网络电商促进了南北方年文化的融合。由于大部分菜肴的原材料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南北饮食文化有交融的倾向,口味差异也有缩小的趋势。

  秀幸福生活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能拿出来‘晒’的都是好东西。正如网友们‘晒’的自家年夜饭。大家‘晒’的不仅是美食,还是丰富的物质生活,是浓浓亲情,是自己家年味儿的特色。这也是‘晒’年夜饭的迷人之处。”苑利说,传统春节是在物资极度困乏的背景下产生的。不到过年,谁家都很难吃到最好吃的东西。因此,过年也就具有了享受与传承一个民族最优秀饮食文化的功能。高高兴兴过一个春节,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份犒赏。

  百分点极速洞察数据分析专家张楠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网上“晒”年夜饭的人逐步增多,各大社交平台成为人们分享过年喜悦心情的地方。通过“晒”年夜饭的方式,拉近了同事、朋友间的距离。此外,调查结果显示,有九成网友在网络上购买过年夜饭的食材。网络改变了人们的购买行为,逐渐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之一。

  中国年夜饭文化源远流长,甚至在《尔雅》中亦有记载。几千年来,年夜饭文化的变化并不大,无外乎是自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精心烹制的美食,热热闹闹地迎接新春。如今,这一切正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责编:权娟、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