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食品

天津进口肉类今后直供三地

2018年04月28日08:26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天津进口肉类今后直供三地

  进口肉类冷链查验和储存一体化设施,就是能够同时对进口鲜冻肉类产品进行检验检疫和存储的一体化设施。它可以真正让进口肉类从查验到存储在“全冷链”环境下完成。

  日前,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渔港的两个这样的“一体化设施”获得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复,正式对外开展业务。这意味着,今后选择在中新生态城中心渔港冷库存储进口冻肉的企业无需再“绕道”天津口岸其他查验库,货物到达中心渔港后,可以在“全冷链”环境下就地完成查验、储存、配送等一系列流程,直接供应包括京津冀在内的全国各地,大大节约成本和时间。受此影响,中新生态中心渔港各冷库近期一直处于满仓运营状态。

  企业省时省力又省钱

  最近一段时间,天津每天的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在中新生态城中心渔港的冻肉冷链查验“一体化设施”内,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加拿大等地的冻肉,正在低于12℃的温度下接受检验检疫人员的查验。

  “以前这里的冷库不具备进口冻肉查验功能,我们的货物得在天津港靠岸,并在那里接受查验,查验完成后,因为天津港没有足够的冷库储存货物,我们要把货物运到中心渔港冷库进行储存,再等待配送。现在好了,我们不用来回折腾了,同样数量的货物,能节省约2天时间,运输成本能节省20%。”新协航国际物流公司北方大区总经理张春燕告诉记者。

  “我们的冷库具备进口冻肉查验功能以后,几乎每天都是满负荷运转。我们刚从中心渔港申请了27亩地,准备再建设一个容量3万吨的现代化冷库,预计在2019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还计划在中心渔港投资建设占地132亩的农副产品及冷冻产品交易中心项目,以满足今后业务发展需要。”天津金三国际物流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范荣说。

  对肉类进口商而言,选择在哪个港口区域开展集散业务,主要考虑因素有两个,一是该港口是否具备进口肉类检验检疫资质,二是港口是否配备足够容量的冷库。

  肉类属于带有一定检疫风险的产品,我国对肉类进口实施指定口岸制度。天津口岸作为北方最大的具备进口肉类检验检疫资质的指定口岸,每年需要通过天津口岸通关再销往京津冀、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河南、山东等地的进口肉类约150万吨,占我国每年肉类进口总量的四成左右。但是,受天津口岸此前查验量瓶颈的限制,一些肉类进口商不得不舍近求远,从周边港口,如青岛、大连口岸报检。例如,2015年北京二商集团进口货值21亿元,从天津口岸报关的不到10亿元,其余大部从青岛报关转运北京。

  港口是否配备足够容量的冷库是进口商在业务布局方面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一个港口如果既有进口冻肉查验平台,又有足够的存储冷库,对企业来说无疑是最佳选择。

  随着中新生态城中心渔港的金三国际物流公司和海鼎宏农副产品冷链公司两家冷库企业正式获得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同意进口肉类冷链查验和储存一体化设施开展业务的批复,今后进口冻肉到达天津口岸后,可直接运到“一体化设施”等待查验,保障冷链不断链,减少企业倒库的时间与费用成本。

  冷链物流产业蓄势待发

  港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载体。2017年11月,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渔港商港正式开通,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中心渔港被定位为具有渔业、商业、旅游、游艇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今年年初,生态城中心渔港口岸开放通过国家验收。口岸开放后,进出生态城中心渔港的货物将以远洋捕捞水产品、食品类、肉类、葡萄酒、果蔬等冷链物流为主。为此,中心渔港规划建设80万吨配套冷库群,为冷链货物的储存提供保障。与此同时,两个“一体化设施”投入使用后,也将吸引大型进口贸易企业入驻生态城中心渔港,预计每年可增加综合税收上亿元,中心渔港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今后,冷链物流将以中心渔港为集散地,向天津、河北、北京、内蒙古等地输送,为天津港提供更好的支线服务。

  目前中心渔港还有2000米长的岸线待开发,今后有望打造成集装箱专用泊位,从世界各国运来的金枪鱼、鳕鱼等货物可直接停靠在中心渔港。根据规划,随着天津中心渔港主航道建成,预计到2020年,港口吞吐能力有望达到100万吨,进一步推动天津滨海新区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未来,中心渔港将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良好机遇,利用中心渔港港口岸线资源的发展优势,通过现代物流运输平台、冷链产研销储一体化产业基地平台,及国际商贸展示、交易平台的创建,将中心渔港打造成为覆盖京津冀地区的北方冷链物流集散中心,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天津口岸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壮大临港产业规模,推动生态城开放型经济发展。”中新天津生态城渔港办公室主任刘洪军表示。

(责编:许晓华、杨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