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食品

抗氧化营养素:给衰老踩一脚刹车

2019年08月21日09:51 | 来源:中国医药报
小字号
原标题:抗氧化营养素:给衰老踩一脚刹车

  叶黄素、虾青素、番茄红素、姜黄素……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类抗氧化营养素产品逐渐为业界所认可。近日,在2018新营养·领跑峰会上,业内专家达成共识:“营养疗法是解决衰老、机体功能下降的方案之一,而通过营养素等有益成分进行干预,将有助于人们与时间‘赛跑’。”

  自由基清扫“能手”——虾青素

  哪些营养素能帮人们在与时间的这场“赛跑”中提速?虾青素可谓脱颖而出。相关研究表明,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6000倍,是葡萄籽提取物的17倍。

  “体内维持适宜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可以延缓衰老。”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产品经理薛凌云介绍,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自由基所造成的过氧化,而虾青素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清除自由基,提高人体抗衰老能力。此外,虾青素还有增强免疫力、抗炎、抗感染、抗疲劳等功效。

  据了解,虾青素的生产方法主要为天然提取和化学合成两种。天然虾青素存在于某些动物、藻类及微生物体内。雨生红球藻是活性最好的天然虾青素的生物来源,如何从雨生红球藻中提取虾青素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虾青素生物学功能显著,其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产品中,在药品、营养保健食品等领域中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目前市场上应用于人体健康领域的虾青素为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化学合成的虾青素不允许用于食品。”薛凌云表示。

  然而,虾青素的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产品自身的物化性质限制了制剂剂型的应用。”薛凌云说,由于虾青素不溶于水、怕光、易氧化、易被降解,因此目前市场上的虾青素相关产品多为软胶囊剂型。

  薛凌云介绍,为打破生产技术壁垒,目前已有国内企业运用高效破壁、脱除各种污染物的专有技术,从雨生红球藻中提取虾青素活性功能因子;在此基础上,利用微囊稳态化技术打造多产品适用的原料剂型,可用在固体饮料、液体饮料、软糖等产品中。“微囊稳态化技术就好比‘包汤圆’,用不同功能性的壁材将活性成分以微米级为单位包裹,不让有益成分外露。”薛凌云解释。

  全球市场火热——姜黄素

  瓦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生物科技部业务总监杨卜介绍,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根茎中提取的黄色色素,通常作为肉类食品的着色剂及酸碱指示剂,具有抗氧化等多重功效。

  杨卜介绍,姜黄素不仅可复配生产出各种色调的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面食、饮料、果酒、糖果等,还能作为调味品应用在复合调味料、膨化调味料、牛肉干制品等多类产品中。此外,以姜黄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日本开发出具有解酒、护肝、防宿醉功能的饮料“姜黄力源”,国内也已有相关产品上市。

  智研咨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人们“健康、绿色、纯天然”消费理念的升级,作为天然提取物的姜黄素逐渐被市场熟知,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预计到2021年,我国姜黄素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900万元。

  “姜黄素也存在一定缺陷,如不溶于水、代谢快、吸收率低等,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率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薛凌云指出。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姜黄素的耐光性、耐热性、耐铁离子性较差,因此很难被吸收,导致生物利用率低。

  为增强姜黄素产品的稳定性,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发出水溶性微囊粉类产品和脂质体类产品。微囊粉即利用亲水性壁材将姜黄素包埋,制备成微米级或纳米级尺寸,再干燥形成固体粉末产品。“经过包埋的姜黄素在水中易于分散,能大大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遮盖姜黄本身的不良口感及气味作用。”薛凌云说。

  市场应用广泛——维生素E

  天然维生素E以植物油脂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脱臭馏出物为原料加工而来,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抗氧化剂和营养强化剂。“维生素E在营养及食品抗氧化领域应用广泛,且目前相关产品加工技术已经非常完善。”益海嘉里全球研发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邹彦平说。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在已注册的15917个国产保健食品中,含维生素E的有1533个,占获批保健食品总数的近10%。

  邹彦平介绍,维生素E有天然和合成两种,天然维生素E具有更高的食用安全性,生物吸收率较高,多用于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等。同时,含天然维生素E的保健食品是一个极具市场潜力的领域。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维生素E价格走势预测》,到2020年,中国天然维生素E的需求量为5330吨,需求量年平均增长3%。

  “大力发展以植物油为来源的天然维生素E产品,更加符合健康、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邹彦平指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天然维生素E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较差、稳定性不好。”他认为,产业界应加强不同来源的原料管理,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得率,减少废水等对环境的污染;开发不同剂型品种的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甾醇酯,加强生产管理与控制,关注维生素E相关政策法规。

  针对业界难点,江苏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以不同植物油脂脱臭馏出物为原料,采用全新的超临界技术和多种分离、纯化技术,成功提炼和生产出天然维生素E、植物甾醇及其衍生物。(记者 宿志红)

 

(责编:李轶群、杨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