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食品

从历史的角度谈食养

江西中医药大学 刘红宁 方建和
2019年12月11日14:25 | 来源:人民网-食品频道
小字号

食养,作为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成果之一,自古以来就在这片大地生根、发芽,并传承至今。食养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唐代以前的启蒙、成长阶段;第二个阶段则在唐代孙思邈首提食治(即今天常说的食疗)理论后的发展、成熟与兴盛阶段。但是,在西方医学和营养学传入中国之后,食养和食疗的概念似乎变得愈发地模糊,应用起来也较为混乱,缺乏有效的指导。为了便于溯源,以序其用,我们今天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谈一谈唐代以前的食养问题。基于此,我们所说的食物和药物均指在我国已经具有了传统使用习惯和使用历史的物质,所以药物自然指的是中药或中药材。

一、什么是食养

据《礼记·天官》记载,早在周朝,王宫内就有专职的食医,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周王室提供合理的饮食、营养搭配。

“食养”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素问》(以下简称《内经》)的《五常政大论》中,其云:“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中医认为:健康的人体应该是处于一种“阴平阳秘”的阴阳平衡状态,生病是人体阴阳失衡的原因。用药治病主要是依靠药物所具有的偏性(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毒性)来对人体进行干预,以期获得阴阳的再次平衡。如有的药偏凉,可以治疗热证;有的药偏热,可以治疗寒证。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而药物既然有较为明显的偏性,即使没有毒性,也不适合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长期使用,比如冬虫夏草,是个好东西,也没有毒性,却不是人人都可以食用的,即使是同一个人,今天适合吃,过段时间就不一定适合吃了。现在很多人,总觉得中药很安全,不经过医生的指导就自己胡乱的吃,这是非常不对的。

上述《内经》的引文认为:用药治病不能太过,在疾病治疗到快要痊愈的“向愈”阶段就该停止,而改用“食养”进行调养和康复。这是通过选用性味相对更加平和的食物代替药物来进行康复工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内经》认为:“伤其正也”。即恐怕伤了人体的正气,按现代理论来说就是怕损伤了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这就是食养的来源。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一下,所谓食养,就是通过选用适当的食材,经过合理的搭配,采用适当的烹饪、制作方法,制备相应的食品供人体食用,以调养人体正气的一种方法。

二、食养的内涵

正如上述引文所说,当用药物治疗疾病的时候,有毒的也好,无毒的也罢,在病势去了其六、其七、其八、其九的时候就应该停止,而改用更加平和的食物来代替药物完成调养工作。这是恐怕一味地使用药物,即使无毒,其偏性也会损伤人体的正气。故而,食养内涵的第一方面,是传统中医“中病即止”、“祛邪不伤正“思想的体现。我们现代人总是急着把病看好,却往往陷入过度医疗的境地而不自知。孩子一发烧就急着用抗生素退烧,以减少父母自己的担忧和烦恼,这是令人痛心的。

《内经·素问》的《脏气法时论》篇有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五谷、五果、五畜、五菜都是食物,当它们使用方法合理,营养搭配均衡,就能够达到补精益气的效果。补精益气属于传统中医所说的“扶正”范畴。“祛邪”和“扶正”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所谓祛邪,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祛除体内的病邪,就像行军打仗,有驱逐敌人出境的意思;所谓扶正,主要是利用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来扶植、培养体内的正气,有强化自身军队实力的意思。而从《内经》的解读来看,扶正不仅仅可以通过药物来完成,合理的饮食调养也可以起到扶正作用。所以,食养的第二个内涵就是传统中医“扶正”思想的体现。

三、食养的内容

通过对《内经》及相关典籍的解读,食养仍是一禀传统中医的指导原则,即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饮食调养方法和饮食禁忌。所谓因人,是根据个体不同的体质或病势;所谓因时,是根据不同的季节或时间;所谓因地,是根据不同的地域或环境。

食养的内容,主要包含了食宜、食忌和食养方剂三部分。

所谓食宜,指的是禀着上述的三因原则,根据个人的健康状态来决定适合吃什么,选用什么样的食材,使用什么样的加工制作方法等,以期达到维护或调养机体至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这部分内容在《内经》中早就有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比如按季节分各有不同适宜吃的食物,按病症分又有不同的饮食指导。

关于食材的问题,我们必须指出:现在很多人喜欢自己加点中药材在食物里面,出于安全考虑,请一定要在国家卫计委公布了的87味“药食两用”中药材名单目录中寻求。

关于食忌,也是禀着上述三因的指导原则,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所制定的饮食禁忌。 通常来说,食忌泛指一切饮食禁忌,包括健康状态下的饮食禁忌,食物用量禁忌,食物质量(即是否变质)禁忌,食物搭配禁忌及病中饮食禁忌等。病中饮食禁忌,俗称忌口,历代方书中,大多都有相关记载。

早在东汉时期,我国就有了大量的食经类书籍(可惜大都遗失),一些食养方剂也逐渐出现,他们大多以药膳的方式呈现,如张仲景的“猪肤汤”,由新鲜猪皮、白蜜、白粉制作而成,但是食养类方剂的大量出现还要等到唐宋时期。

四、食养的应用

在唐代孙思邈提出“食治”(即现代常说的食疗)理论之前,我国关于饮食调养的内容主要表现在食养方面。那么,食养在唐代以前主要有什么应用呢?

首先,当然表现在日常饮食指导方面,合理的饮食就是食养的应用。

其次,主要应用在治疗后的康复阶段。正如《内经》所云“食养尽之”,在病势去了其六、其七、其八、其九之后,通过食养来促进身体的康复。按现代理论来看,这一方面是依靠了自身的免疫力来对抗外邪,另一方面则是合理的食养本身有一定的“补精益气”的扶正作用,加强了自身的免疫力,两者一结合就可以促进机体的康复了。食养的这一应用,可以有效避免药物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伤害,防止过度医疗的发生,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当然,尊古而不泥于古,对食养的选择,还是看具体情况而定。

再次,食养还是治未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既然合理的食养可以起到有效的“补精益气”的扶正作用,那么机体自然就不会那么容易生病了。

唐代以前,食养尚处于启蒙、成长的阶段。笔者认为,食养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思想和文化。 到了唐代,名医孙思邈有效继承和发扬了食养的思想和文化,创新性地首提“食治”理论,随后食疗专著和食疗方剂的大量出现,标志着食养文化从唐代以前的启蒙和成长阶段逐渐过渡到了发展、成熟和兴盛阶段。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