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食品

“十七连丰”让农业高质量发展根基更稳固

特约评论员
2020年12月12日10:19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十七连丰”让农业高质量发展根基更稳固

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产需仍将保持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不断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布局,创新强化粮食执法监管,加强粮食市场和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动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转变,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有能力应对风险挑战,切实解决好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七连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社会之基更稳固,14亿中国人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粮食生产“十七连丰”,不仅彰显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底色更浓、成色更足,也表明我国农业发展摆脱了底子薄、积累少、“靠天吃饭”的局面,站上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依据农业生产情况的新变化,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新战略,确立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新目标,持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支持力度,推动我国粮食产能稳定、库存充裕、供给充足、市场稳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今年经历疫情严峻考验,面临多重挑战,我国粮食再获丰收,牢牢稳住了农业基本盘,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克服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奇迹”,创造中国粮食和农业生产奇迹的,正是中国农业科技的快速进步。从“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发展成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从“人扛牛拉”传统生产方式,提升为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生产方式,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从“大水、大肥、大药”的粗放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方式,我国农业走上了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二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十七连丰”源于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坚实支撑,走科技创新之路成为我国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不二选择。

研究表明,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具有显著的产出乘数效应,农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3.4个单位。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端牢中国饭碗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如全面取消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实现粮食连年丰收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产需仍将保持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不断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布局,创新强化粮食执法监管,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加强粮食市场和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快推动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转变,确保国家储备粮数量实、质量好、调得动、用得上,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有能力应对风险挑战,切实解决好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