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

湖南安仁縣立足鄉村生態資源發展旅游

打造稻田公園 補上發展短板

本報記者  王雲娜
2018年09月08日08: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最初許多老百姓對靠風景掙錢心存疑慮,現在大家紛紛點贊。稻田公園開園以來,已接待游客超過1000萬人次,為安仁縣帶來旅游收入近25億元。

  

  前些天雖然天氣炎熱,在湖南省郴州市安仁縣永樂江鎮新豐村,仍有不少游客前來游玩。一望無際的綠色稻田、五顏六色的花園果園、古朴典雅的徽式民居,組成一幅秀美的山水田園畫。

  新豐村藏在羅霄山脈的層層褶皺裡,原本貧窮落后、環境較差,現在卻風景如畫,搭上鄉村旅游快車。蝶變,是如何發生的?

  稻田變公園,村庄換新顏

  繞村而過的永樂江和大山一道,把新豐村環抱起來。山水之間,近2000畝稻田連成一片綠海,兩條筆直的村道交叉其間,呈“十”字形。從高空俯瞰,這幅美景巧妙地書寫出一個巨大的“田”字。

  過去可沒有這樣的好景致!“五六年前,這上千畝水田還被割成許多小塊,由幾百戶農家分別耕種。寬的寬、窄的窄,高的高、矮的矮,毫無美感可言。”在新豐村駐村13年的永樂江鎮工作人員蔡春林回憶道,以往村裡垃圾隨手扔,污水隨意排,環境臟亂差。

  “辛辛苦苦種兩季稻,每畝地一年純收入才六七百塊錢,不掙錢啊!”村裡的老支書李善文說,“許多村民都出去打工了,水田以一年一畝100塊錢的價格出租,都沒人要,不少都撂荒了。”

  稻田能變成生態濕地和美景嗎?2012年,安仁縣重新審視鄉村資源與發展短板,決定以新豐村等村庄為核心打造稻田公園,讓鄉村既產糧食又產風景,發展旅游帶動脫貧。

  打造稻田公園,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錢從哪裡來?安仁縣委、縣政府將27個部門的4000余萬元涉農項目資金“打捆”使用,平整高低不一的土地,硬化綠化6條村道,新建1.6萬米高標准水渠。小塊田變大塊地,灌溉有新水渠,種稻實現了規模化,不再飽受缺水困擾。

  在外經商多年的馬煥文,見識比一般的村民更廣些,聽說村裡要發展“美麗經濟”,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難得的商機。馬煥文回村成立了寶豐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將新豐村2000多畝稻田流轉過來。

  “無論是花海,還是稻田,都非常漂亮壯觀,一定會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馬煥文說,“每年10月在田裡播撒油菜籽,第二年春天就會開滿黃燦燦的油菜花。花期過后再種水稻,到當年9月就能成熟,金色的稻浪映襯著山水,觀賞價值同樣很高。”

  經過整治,新豐村脫胎換骨:稻田變公園,田埂變觀光道路,建筑變美觀民居﹔遍地的垃圾不見了,生活污水不再亂排,動物糞便難覓蹤影。秀美的村庄,勾起人們對田園山水和農耕文化的向往。2014年3月稻田公園開園后,光是每年3月的油菜花節,就能吸引200多萬觀賞者。

  風景能賣錢,農民日子甜

  “好風景能賣錢。”頭腦活絡的馬煥文開起了村裡第一家農家樂,旺季時一天要接待五六十桌客人。有榜樣帶動,勤勞的村民干勁十足,轉身變成了經紀人、生意人、管理人。他們有的開農家樂,有的建起了草莓、葡萄、菊花、艾葉等生態產業基地,還有的出租四輪單車、賣土特產。

  去年,新豐村兩委換屆選舉,致富帶頭人馬煥文當選為村主任。他承包的稻田,如今已成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的生產基地。

  如今,新豐村實現了“春賞油菜花、夏看映日荷、秋觀金色稻、冬踏田園雪”。稻田公園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吸引力不斷提高,名氣越來越大,游客數量逐年增加。貧困戶吃上了旅游飯,腰包鼓了起來。

  69歲的貧困戶何財生一家前幾年遭遇重創。2015年,何財生的老伴在一場交通事故中傷了腿,不能走路。幾個月后,老何又不慎從家裡的二樓摔下去,腰部受了重傷。老兩口不但干不了重活,還要治病吃藥,花費不小。

  考慮到他們的困難,村裡將何財生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曾當過兵、有50年黨齡的老何,一心想乘著發展旅游的東風,早點摘掉貧困戶的“帽子”。今年,他主動向村兩委提出脫貧摘帽要求。

  “我家11畝地都流轉了,每畝每年租金700元。在稻田公園打掃衛生,每月工資500元。我還可以賣點土特產、小玩具,每年可以掙好幾千塊錢。細算一下,我肯定達到了國家脫貧標准!”老何拍著胸脯,信心滿滿。

  游客雲集,給貧困戶楊秋華帶來了轉機。楊秋華有做當地名小吃“燙皮”的好手藝。每天下午,她都會在村口擺攤,向游客出售鮮美可口的柴火手工燙皮。

  “先用石磨磨出米漿,再用旺火蒸成薄薄一片米皮,加上辣椒醬、豆角等,卷成筒狀,就可以吃了。”楊秋華說,“一個燙皮賣6塊錢,最多的時候一天賣六七百塊錢呢!家門口就能賺錢,如今的日子過得甜!”

  2013年,新豐村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三四千塊錢,到2017年,已超過1萬元。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08日 10 版)

(責編:權娟、聶叢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