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

糧食生產“十五連豐”也要居安思危

練洪洋
2019年10月17日08:46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糧食生產“十五連豐”也要居安思危

“當前,我國正處在歷史上糧食安全形勢最好的時期。”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務鋒日前表示,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五連豐”,今年糧食產量有望連續第五年超過1.3萬億斤﹔口糧自給率超過100%,谷物自給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糧食庫存充足,市場供應充裕,不脫銷、不斷檔。

細數70年巨變,糧食的生產與供應絕對是一個最民生、最有說服力的領域。昨天並不遙遠,兒時飢餓的經歷,很多中老年人都記憶猶新。這麼多年來,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糧食安全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一方面,中國糧食產量穩步增長,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另一方面,中國人膳食品種豐富多樣,從“將就吃”變為“講究吃”。今天的年輕人,已不知道飢餓為何物,面對琳琅滿目的食物,倒是常常面臨選擇困難,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徹底解決十三億多人口吃飯問題,且飯碗裡主要裝著自己生產的糧食,是幾代人接續努力的結果,其中也包括像“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這樣的農業科學家。這位戲稱自己是“90后”的科學家幾乎天天都泡在田裡,去北京參加共和國勛章授勛儀式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田裡。即使“我國正處在歷史上糧食安全形勢最好的時期”,這位年過九旬的“雜交水稻之父”仍然為糧食生產“衣帶漸寬終不悔”,說明了什麼?

數年前,第33個世界糧食日,國家糧食局在全國糧食干部職工中發起倡議,參加24小時飢餓體驗活動,以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到了今天,保障糧食安全,仍需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因為,跨過糧食短缺時代,進入豐衣足食佳境之后,浪費問題愈發凸顯,令人不安。有專家稱,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達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價值高達2000億元。具體數字也許難以精確計算,但令人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場景卻很尋常,食堂、餐廳、外賣……白米飯、饅頭隨便倒掉的現象非常普遍。

這只是消費端,再看供給側,亦有隱憂。就糧食生產而論,要有田可耕、有人可用、有技可使,而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補短板、強弱項、激活力問題。以耕地為例,我國雖已採取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總量平衡制度,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提速,以及存在農藥化肥使用不當問題,保障可用耕地面積不減的任務不輕﹔以農業人才為例,地由誰來種,這個問題現在不算太嚴重,還有五六十歲的中年人頂著,未來誰來接力?如果生產形態、職業現狀不改變,年輕人是否願意入行,值得關注﹔以農業技術為例,我國農業雖起步早、歷史長,但技術差、發展慢,在機械化生產風靡全球之時,我國不少地方的農業生產卻還是以傳統生產方式為主。耕作栽培技術體系仍停留在常規耕作技術與經驗上,未能達到規范化、定量化栽培,與農業高質量發展有較大差距。此外,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保障不完善、農產品結構不合理等,也是必須直面的問題。

保障糧食安全,必須開源與節流並舉。開源上,必須牢記“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這些關鍵點要一個一個抓落實、抓到位,努力在高基點上實現糧食生產新突破”,扎實推進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節流上,要在全國范圍內持續深入開展“光盤行動”,減少“舌尖上的浪費”。

(廣州日報評論員 練洪洋)

(責編:許曉華、李軼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