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頻道>>上市公司

傅光明:助力脫貧攻堅是每一個企業家應有的境界和擔當

2020年06月15日16:18 | 來源:人民網-食品頻道
小字號

數字是枯燥無味的,卻又是最能說明問題的。翻開厚厚的光澤縣鸞鳳鄉各村近3年村財收入賬簿,一連串數據赫然在目: 2017年十裡鋪村、上屯村、中坊村村財收入均為6萬元,2018年3個村村財收入達200萬元、40萬元、80萬元,2019年3個村村財收入達280萬元、180萬元、80萬元。短短2年時間,3個原來的村財“空殼村”在全縣85個村中,破殼重生煥生機,一下子成為全縣艷羨的“明星村”、“富裕村”。

“2018年初,在聖農集團多年助力精准扶貧下,貧困村中坊村順利脫貧摘帽,但中坊村等多數村集體‘荷包’並不富裕,傅光明董事長自我加壓,幫助中坊村等8個村財“空殼村”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財收入,實現鄉村振興”光澤縣鸞鳳鄉黨委書記白子平充滿感激之情地說。

一個重度貧困村的蛻變

一幢幢新房矗立青山綠水間,寬闊的道路以“花化+亮化”的新姿穿村而過,超市、食品店、餐館生意紅火……2020年盛夏時節,中坊村處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5年前的中坊村是福建省定貧困縣光澤縣最貧困的鄉村,沒有傅光明董事長用心、用情、用力的付出,中坊村不可能在2018年初就脫貧”見到我們,鸞鳳鄉副鄉長何坤動情地說。

“助力脫貧攻堅是每一個企業家應有的境界和擔當,我是黨多年培養起來的民營企業家,應該帶頭為國家分憂,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持脫貧攻堅事業。”聖農集團董事長傅光明說。

聖農集團董事長傅光明

2015年11月,經過多次調研,他安排集團幫扶中坊村,相繼投資40億元建設聖農產業集群,無償投入5000萬元,通過“輸血為基、造血為本”的一攬子措施,2018年初中坊村實現脫貧。

一個“貧上加貧”的空殼村,如何在兩年多內就迅速實現脫貧?靠的就是他的精准施策。

——就業扶貧。近年來,集團在中坊村建設5個宰殺廠、6個食品廠和恆冰物流公司等配套生產單位。項目一投產,他首先想的是如何幫助村民拓寬就業渠道,為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就業崗位。“隻要是中坊村村民來求職,符合要求的一律錄取。” 在他的部署和督促下,集團500多個生產基地有序安排村民參加上崗培訓。“全村90%的勞動力在聖農就業,家庭收入90%以上來自聖農”中坊村黨支部書記江水龍說。

——產業扶貧。他因地制宜,優先租用中坊村的荒地、劣地等建廠房,提高土地的使用價值,村民又有土地租金收入。集團產業集群的發展,吸納70%的村民轉化為產業工人,帶動25%的村民通過發展服務業增收致富。如跑運輸的村民人均年收入7萬元,超市、食品店、菜館經營者每戶年均增收10萬元,出租住房年增收5000-10000元。

——慈善扶貧。他出資600多萬元,建設村部大樓、農民俱樂部、休閑公園。注重智力扶貧,資助貧困高考生完成大學學業,為村周邊的“聖農希望小學”捐贈書籍,完善硬軟件設備。捐資3704萬元,在聖農小鎮中坊綜合服務區建設光澤縣實驗小學分校、鸞鳳衛生院。

在物質脫貧的同時,他還積極幫助村民實現精神脫貧,以“美麗鄉村”、“ 鄉村振興”建設為抓手,建立道德傳播陣地,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朱子文化進村上牆,提升村民素養。

2018年1月1日,物質、精神的雙雙脫貧,讓這個重度貧困村煥發出勃勃生機。

三個村財“空殼村”的重生

中坊村、十裡鋪村、上屯村的村財收入僅靠一點資產出租一年僅僅6萬元,村裡缺產業,沒有增收渠道,成為村財“空殼村”。

他積極響應黨中央 “加速民營企業‘下鄉’助力鄉村振興”號召,發揮集團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協助3個村圍繞服務集團產業集群興辦企業。親自帶隊調研,11次主持召開助力鄉村振興座談會,擬定切實可行的幫扶項目,指定一名高管全程負責項目的落地、建設、投產、運營。

“無中生有”,延伸產業鏈條送“扶貧”工廠下鄉。原來,集團產出的副產品雞腸子全部供應內部車間自用。后來,雞腸子被發現適合做火鍋料,非常暢銷。他抓住時機為中坊村定制一個食品加工企業,投資1100萬新建“扶貧工廠”---雞腸子加工廠,由中坊村承包生產加工。他免費供水、供電、提供技術培訓、供應原料、包銷產品、協助組織生產。中坊村100多名年齡偏大、缺乏技能無法就業、生活極端貧困的村民在家門口就近上班,村民月工資在5000元左右。他讓中坊村每噸提取400元作為村財收入,2018年、2019年中坊村每年增加村財收入80萬元。

創建“飛地經濟”模式,協助十裡鋪村、上屯村創辦首家村辦物流企業。他利用“飛地經濟”模式將運輸產業“飛”入十裡鋪村,為村裡提供500萬元啟動資金,派出專人協助村裡組建光澤縣日月興物流有限公司,把原來由社會車輛承包的7個飼料廠的飼料用油運輸改由十裡鋪村承運,給的每噸運費比以前由社會車輛承包高20元作為村財收入, 2018年、2019年十裡鋪村增加村財收入200萬元、280萬元。

他為上屯村提供1200萬元啟動資金,上屯村組建光澤縣聖興物流有限公司,聖興物流承接集團豆粕運輸,2018年、2019年上屯村增加村財收入40萬元、180萬元。

“聖農集團實施產業幫扶,為村集體經濟強筋壯骨,激發村集體造血功能,持續增加村財收入” 光澤縣鸞鳳鄉黨委書記白子平如是說。

統籌各方資源,以黨建為引領,畫好同心圓。集團黨委與建行南平分行黨委簽訂《黨建共建協議》,雙方以黨建共建為抓手,攜手推動光澤縣鄉村振興。在實施產業幫扶的基礎上,推進金融助力鄉村振興。

疫情防控不放鬆,鄉村振興強推進。

2020年初,國內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他在做好集團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基礎上,以更強力度推進鄉村振興。

2020年3月16日上午8點,在飼料5廠,日月星物流有限公司的一輛裝滿33噸豆油的大卡車緩緩駛入廠區。隨車的十裡鋪村主任付存軍說,傅光明董事長派人協助日月星物流做好科學防控、組織員工返崗、向縣政府申請批准復工復產的証明, 1月30日,日月星物流正式復工。在他的硬核護航下,聖興物流、雞腸子加工廠也相繼復工復產。

越到艱難時候,越顯責任擔當。在防控疫情、復產復工這場嚴峻斗爭中,他沖在最前沿,自覺踐行初心使命,守護光澤縣鄉村振興之路行穩致遠。

五個偏遠山區縣的涅槃

做為閩北土生土長的企業家,傅光明董事長始終牽挂著300多萬父老鄉親的脫貧攻堅。全國工商聯“萬企幫萬村”、福建省“千企幫千村”、南平市“百企幫百村”精准扶貧行動啟動后,身為市工商聯主席的他,當即決定幫扶光澤縣脫貧,並自我加壓,同時幫扶南平市浦城縣、政和縣、資溪縣和甘肅省鎮原縣同步小康。

如何破題?他的招數是,帶動農戶就業+拉動經濟發展+推動城市建設+啟動鄉村振興。

——帶動農戶就業。“在聖農集團工作,我覺得很幸福、很快樂,工資及時發放,福利也好”50歲的張玉周樂呵呵地說。張玉周是浦城縣盤亭鄉人,通過培訓成為一名肉雞飼養場的飼養員。由於工作出色,一年多時間裡,張玉周連升3級當上場長。“是聖農給了我第二個家,給了我展示能力的舞台”張玉周滿懷感激。

張玉周是集團“帶動農戶就業”扶貧舉措的受益者之一,集團2.5萬名員工中,其中,來自幫扶的5個縣的農民工佔70%以上。

——拉動經濟發展。“企業做大了,企業家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更大了。光澤縣農民太苦了,光澤縣縣域經濟太弱了,需要更多的大企業來帶動和支撐。光澤縣域經濟沒有發展,光澤縣農民沒有脫貧,我睡不著,吃不香”每每有人勸說把總部遷移到大城市時,他總是當即給予否決。

近年來,集團優先流轉5縣拋荒閑置土地3萬多畝,建設產業集群。僅在光澤縣寨裡鎮橋亭村,就向村民租用768畝土地,新建10個肉雞飼養場。產業集群的建設還帶動了5個縣運輸、餐飲、房屋出租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推動城市建設。長期以來,由於經濟發展緩慢,光澤縣城市建設滯后,城區面積僅僅4平方公裡,城區人口僅僅4萬多人,大部分光澤人還居住在偏僻、貧窮的農村。

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加快落實國家“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戰略和縣委縣政府“小縣大城關”戰略,投資30億元在郊區建設聖農小鎮。

在他的全力推動下,聖農小鎮建設突飛猛進,1000多套住房竣工,成為精准扶貧的“利器”和支持光澤縣政府全面脫貧的“抓手”。

“把貧困村民從深山老林搬遷出來,安排到集團務工,安排到聖農小鎮居住,就能全部脫貧”他鏗鏘有力地說。

鸞鳳鄉副鄉長何坤算了一筆細賬:聖農小鎮每平方米3000元,買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21萬元。其中,集團員工購房企業補貼3.5萬元,搬遷補貼3.5萬元,購房貼息貸款3.5萬,加上出售舊屋、果園的收入,村民很容易就能實現安居樂業。

——啟動鄉村振興。在幫扶中坊村、十裡鋪村、上屯村成為名副其實的富裕村后,2020年4月26日,他主持召開“民企帶村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對接幫扶座談會,決定把聖興物流收歸鸞鳳鄉黨委統一經營,幫扶高源、油溪、黃溪、雙門、大羊5個村財空殼村,增加村財收入。在他的指導下,聖興物流進行股份制改造,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成立董事會,董事由5個村各選出一名代表擔任,引進職業經理人,擔任總經理。每年聖興物流從利潤中劃撥120萬元給5個村,使5個村的村財收入從不足10萬元增加到30多萬元。

下半年,他還將復制經驗,向浦城縣、政和縣推廣民企帶村的運營機制、模式,幫扶浦城縣3個村、政和縣2個村實現村財增收。

如今,在他的幫助下,光澤、浦城、政和、資溪、鎮原5個偏遠山區縣正實現涅槃——2018年1月,光澤縣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順利脫貧摘帽﹔2020年,浦城縣、政和縣、資溪縣、鎮原縣將同步實現小康。

一個欠發達地區的希望

“有了這筆資助款,我讀大學就沒有后顧之憂了。今后,我也將盡己所能回報社會……”在南平市工商聯、市慈善總會召開的精准助學座談會上,剛剛考上同濟大學的危新民從傅光明董事長手中接過資助款,禁不住熱淚盈眶。

身為南平市慈善總會會長,他在發揮自身力量的同時,也充分發揮平台優勢,發動更多的民營企業家投身精准扶貧,通過實施“五大民生工程”,讓全市貧困戶如期脫貧。

實施兜底幫扶助學工程,切斷貧困代際傳遞。他十分重視教育,13年來,每年在向市慈善總會捐贈的1000萬款項中,特別指定100萬元用於助學。為切斷貧困代際傳遞,他還推動市慈善總會出資200萬元,資助全市400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讀學生就學。2015年起,他實施“精准助學”,每年資助10名優秀應屆貧困高考畢業生,每人每學期捐助1萬元。並資助全市500多名被中專以上院校錄取的貧困學子上學。

實施醫療保險助困工程,杜絕因病致貧、返貧。他一方面出資3600萬元,為6萬多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醫療補充保險。全額資助全市白內障患者治療,為所有殘疾人配備輪椅。並推動市慈善總會撥出1200多萬元,救助3000名特困重大疾病患者。

實施養蜂產業助農工程,幫助農戶實現自我造血。閩北的自然環境和森林資源,為養蜂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他推動市慈善總會撥出專款300萬元,以每戶3000元購買5箱蜜蜂計算,幫助1000戶貧困戶每年增加1.5萬--2萬元收入。

實施充分就業助培工程,免除貧困孩子的就業煩惱。在他捐贈支持光澤縣綜合醫院遷建的帶動下,市慈善總會資助100萬元,與扶貧開發協會聯合開辦“三年制中職護理專業委培班”,招收全市100位建檔立卡戶家庭應往屆初中以上畢業生,免費入讀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進入專業護理公司、醫療機構工作,免除就業煩惱。

實施“民企帶村”興農工程,助力鄉村脫貧攻堅。在他的帶動引領下,南平市共有112家民營企業和商會積極參與“百企幫百村”精准扶貧行動,結對幫扶123個村,累計投入資金6億元(其中聖農集團3.7億元),幫扶貧困戶3450人。

從一個村,到五個縣,再到一個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行動中,傅光明董事長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物力、財力、心力,但他覺得很值,“人不是為錢而活著,是為希望而活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能給很多急切需要幫助的人帶來希望,我感覺很欣慰!”    

(責編:劉卿、孫博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