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

白色食物解秋燥

王紅蕊
2020年09月18日08: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白色食物解秋燥(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秋日裡,不少人會受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膚干燥等一系列惱人症狀的“騷擾”。這些現象就是典型的“秋燥”。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又分為“溫燥”和“涼燥”。前者見於初秋天氣尚熱或久晴無雨的時候,后者則開始於深秋天氣轉涼之時。

  秋燥中,咽喉和鼻子是最容易判斷身體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狀較輕的會出現聲音嘶啞、喉嚨疼痛以及口腔潰瘍等。咳嗽最為常見,聲啞氣喘,特別容易於夜晚發作,進而無法安心入睡,還有些體質差的人會帶著這種秋咳一路持續入冬。鼻子也會干燥敏感。由於鼻黏膜附著豐富毛細血管,干燥會導致血管脆性增加,進而導致鼻子出血。還有些人的表現就是流鼻涕打噴嚏。皮膚在入秋后也特別容易干燥、瘙痒甚至皸裂。如果經常會抓撓皮膚、舔舐嘴唇,說明肌膚已經缺少水分了。

  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補水,除了每天多喝水,還有什麼能緩解秋燥呢?根據中醫五行理論,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別與五臟中的肝、心、脾、肺、腎和五色中的青、赤、黃、白、黑相對應。也就是說,肺臟與白色都屬金,肺與白色相對應,故吃白色食物可收到養肺潤燥的作用。

  白色食物常見的有杏仁,是我國應用已久的一種藥食俱佳的食物。《本草綱目》說杏仁之用有三:“潤肺也,消食積也,散滯氣也。”杏仁有兩種,一種味苦,名為苦杏或北杏,多用於治療﹔一種味甜,名為甜杏或者南杏,專供食用。

  白色食物中還有雪梨,梨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在秋季若因氣候過度干燥,繼而出現口渴、便秘、干咳等,或因內熱導致煩渴、咳喘及痰黃等症狀,可多食梨。但是體質虛寒者不宜生吃梨,必須隔水蒸過、煮湯,或與藥材清燉亦可,若有長期腹瀉症狀的人,也不宜多吃梨,因水梨性寒,多食腹瀉加劇。

  白蘿卜,民間有“十月蘿卜賽人參”的說法。《本草綱目》對蘿卜稱贊有加,稱其為“蔬中最有益者”,白蘿卜能消食健脾順氣。白蘿卜汁可以潤肺清熱、化痰平喘和中。

  甘蔗味甘,平,無毒,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除心胸煩熱,有滋陰潤燥、和胃止嘔、清熱解毒之功效,對於因陰液不足所導致口干、咳嗽痰少、大便秘結等症,可利用多食甘蔗來改善症狀。熱性病飲生蔗汁最好,喻為“天生復脈湯”。但甘蔗汁煮熱則性轉溫,有溫補功效。

  銀耳,味甘淡、性平,無毒,入肺、胃、腎三經,具有生津潤肺、益氣活血、滋陰養胃、補腦強心的作用,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燥干咳、胃腸燥熱、便秘等症。銀耳被譽為長生不老藥、延年益壽品,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特點,對體虛、久病初愈、不宜用其它補藥的病人及陰虛內熱、內熱而有出血傾向者更為適用。

  此外,白色食物還有山藥、荸薺、茯苓、白芝麻、蓮藕等,人們按照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選擇就好。

  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除了多吃白色食物,還有“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就不那麼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作者系北京朝陽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責編:許心怡、崔元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