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食品

“舌尖上的亞洲”魅力無限——亞洲美食文化論壇側記

王 芳 曲 頌 李應齊
2019年05月18日08:50 | 來源:人民網-食品頻道
小字號

民以食為天。在亞洲這片絢爛多彩的土地上,孕育傳承著風味獨具、享譽世界的美食文化。中餐、日韓料理、東南亞菜、西亞菜……各有特色,互相影響。

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配套活動,為期一周的亞洲美食節吸引著大量中外游客。北京、廣州、杭州、成都同步舉辦美食文化活動,眾多亞洲美食匯聚一堂,讓游客們 “一日吃遍亞洲”。

交流交融方顯文化文明的活力,“舌尖上的亞洲”彰顯魅力。5月17日,亞洲美食文化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來自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就亞洲美食文化的交流互鑒、美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等話題展開討論。

“每道菜背后都有一部歷史”

“如果你來孟加拉國旅游,一定要品嘗一下辣辣的咖喱,不僅可以讓你流口水,也可以讓你流眼淚。”孟加拉國中國人民友好協會秘書長默罕默德·舒曼一上場,就幽默地推銷起家鄉特產。在舒曼看來,亞洲有璀璨、悠久的文明,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將為加深亞洲各國相互了解和交流合作發揮重要作用。“我的家鄉也有很多中餐館,我經常去吃。”

“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有一部歷史。”已經第四十四次來到中國的世界廚師聯合會亞洲主席裡克·斯蒂芬,特意穿上主廚制服走上講台,滿懷激情地介紹起自己對亞洲各國美食文化的了解。在他的眼裡,無論是街頭巷尾的特色小攤,還是賓館飯店的豐盛筵席,都彰顯著亞洲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都值得繼續傳承與發揚。

在北京奧體公園慶典廣場上,“亭樓泰”餐廳為美食節游客帶來的是冬陰功湯、青木瓜沙拉和椰子冰激凌,五彩斑斕的熱帶鮮花把食物裝點得更加誘人。

身穿傳統服裝的廚師素帕尼·坤英已經在中國工作了6年,親身感受到中國顧客變得“越來越會吃了”。他說:“剛開始,光顧泰餐的人很少,還常有人抱怨‘太辛辣’‘香料太重’。現在不但來的顧客多了,不少人還對泰國飲食特點說得頭頭是道,能熟練地選擇‘最泰國’的菜品。這不正是泰中文化深入交流的體現嗎?”

國人在外旅行偏愛亞洲美食

亞洲各地的美食創造者,也是歷史文化的傳播者。絲綢之路、茶葉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絲綢、茶葉、陶瓷、香料、繪畫雕塑等風靡亞洲,記錄著亞洲先人們交往交流、互通有無的文明對話。

土耳其加濟安泰普大學食品工程系教授穆斯塔法·巴依汗有一個特殊的頭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食品生產和美食科學協調員。他不但致力於研究絲路沿線的食物和香料歷史,還在苦苦篩選絲綢之路“代表食物”。他介紹,目前已經找到了許多在不同文明中都存在的食物,比如米飯、面條、奶酪。許多國家的人都喜歡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面條,但是面條的制作工藝、形狀、口感卻各不相同。所以,絲綢之路的代表食物也有“和而不同”的特征。

“希望通過我的研究,讓年輕人不要淡忘傳統飲食,不要丟失其中的文化承載。我們要真正地理解並傳承好絲綢之路上流淌的互學互鑒精神。” 巴依汗說。

近年來,“一帶一路”國家的美食文化交流發展迅速。亞洲美食文化論壇當天發布的《2019亞洲美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18年,亞洲各國中餐廳在線總數超過4.4萬家,比2015年增長約120%。同時,品嘗美食成為中國人亞洲之旅的重要內容,2018年,中國人在國外旅行享用亞洲美食的用戶數比2017年增長了33%。特別是前往南亞、西亞和中亞國家旅游和享受美食的用戶正快速增長。“這充分說明了‘一帶一路’建設的縱深推進,加深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經濟、文化的交往。”美團副總裁陳榮凱說。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認為,飲食的進步與發展,奠定了人類文明多樣性的基礎,美食文化可以讓我們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他介紹,近年來協會多次受邀前往阿聯酋、馬來西亞等國參加美食交流活動,“我們期待通過美食的交流,進一步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更好地對外推廣亞洲菜”

機械臂精確做出一杯杯奶茶,機器人靈活地向游客打招呼,全息投影技術呈現亞洲各國代表性美食的制作過程……在北京主會場“餐飲科技與傳承”展區,無人配送、自助點餐收銀、智能收單等新餐飲科技,彰顯著亞洲餐飲行業的蓬勃活力。

據北京市商務局介紹,截至5月17日18時,亞洲美食節北京會場前兩日,主場館奧體公園慶典廣場接待游客2.7萬人,六大商圈分會場共接待游客50.9萬人,火爆程度超過預期。數據還顯示,近年來,中國大陸開設亞洲餐廳門店數保持持續增長態勢,截至2018年底,美團點評共收錄中國大陸亞洲餐廳超過12萬家,比2015年增長了近4倍。

同時,中餐也在加快出海步伐,逐步從“小而散”走向“高大上”。截至2018年底,全聚德、東來順、便宜坊等中華老字號在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覆蓋21個城市,黃記煌、小肥羊、海底撈等中華品牌餐飲覆蓋17個城市,越來越多中餐品牌走向世界。

感受美食魅力,促進情感認同,美食正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世界韓食聯合會國際組織委員會副會長金大鉉表示,亞洲菜的一大特點是極具歷史性,代代傳承,對美食的共同熱愛會讓人們變得更加容易溝通。他說:“我希望借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和亞洲美食節的東風,更好地對外推廣亞洲菜,讓更多人了解豐富多彩的亞洲文化。”

(責編:楊迪、崔元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