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食品

脑内“爆血管”尽早手术 警惕脑溢血两大“雷区”【2】

2016年01月23日08:38 | 来源:羊城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脑内“爆血管”尽早手术 警惕脑溢血两大“雷区”

  ●赢时间从发病一刻开始

  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世忠表示,发生脑溢血后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如何能“赢得”这个比赛,有两个细节需要知道——

  120送院时,家属要观察病人症状

  当患者出现脑溢血,家属除了拨打120及陪同外,还可以做些什么?张世忠表示,首先要帮助患者平躺,若患者出现呕吐,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要保持气道通畅。如果患者昏迷并发出强烈鼾声,那么表示舌根已经下坠,有可能堵住气道妨碍呼吸,可用手将患者舌头轻轻向外拉出。另外,就是可以协助观测病情的变化。

  张世忠提醒,在陪同患者的过程中,家属可以观察以下变化——神智变化,是否有从清醒到迷糊,从迷糊到昏迷的过程,如果有一定要告知医生,有助于对于病情的判断;肢体反应是否有变化,尤其是急救过后的时间段,如果本来还能举起手脚,却突然不能动了,要马上告知医生进行检查;语言障碍,本来还能勉强交流却突然说不出话来了,有可能是病情还在发展,必须提高警惕。

  拍头部CT判断是脑梗还是脑出血

  到达医院后先做头部CT,判断是脑溢血还是脑梗塞,以便对症治疗。张世忠说,CT检查只要显示脑部有出血点,就可以明确地诊断为脑溢血。对于一些血肿形态并不标准的患者,需要在2-3小时或者半天后进行第二次CT检查,观察血肿是否有增大,以此判断是否还有出血。不是每位脑溢血患者都需要做两次CT检查,一般由医师来判断。

  ●出血量越多越要尽早手术

  “一般大脑半球出血量≥40毫升、小脑出血量≥10毫升,最好能在两小时内手术,尽量不要超过3小时。否则会引发脑水肿,导致脑细胞严重损害,大大增加中风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吴多斌指出,“不同部位的出血,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破坏和脑功能障碍,其发作时的风险和治疗后的后遗症也不尽相同。通常送医院抢救及时、出血量少且部位不太重要的,一般愈后较好,并发症少;若出血量大又拖延了治疗,即使救回后生活质量也会受影响。而出血部位重要且出血迅速、出血量大的,则风险最大。”

  大部分的脑溢血都是在脑部深部的血管。为什么这部分血管容易“爆”?其实跟血液的长期冲击有关。“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溢血部位,此处的豆纹动脉拐角较大,拐弯处长期受血流冲击,更容易变薄,受到压力较高的血流冲击后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吴多斌称,出血量少时主要表现为内囊受损引起的对侧偏瘫,也就是左脑出血,右侧身体会出现偏瘫。左侧脑半球出血时还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出话来。若出血量大,可能会因为水肿压迫脑组织而产生短时间内的昏迷,甚至影响呼吸心跳。

  小脑出血发病后,会出现小脑功能受损表现,如头痛、眩晕、频繁呕吐、说话含糊不清等。而出血量较大时脑桥受压会影响呼吸功能,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脑干出血则是最要命的,属于神经科的急重症,即使少量出血,都可能压迫脑部的心血管中枢,导致呼吸心跳停止,死亡率非常高。出血量在5ml以上,死亡率为80%左右。(谢哲 胡琼珍)

(责编:赵敬菡、许晓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