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防住PM2.5? 馬路邊霧霾天濃度最高--人民網食品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食品頻道

  

怎麼才能防住PM2.5? 馬路邊霧霾天濃度最高

本報記者  張 芳  尹若雪

2013年01月29日10:10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手機看新聞

  “空氣質量、霧霾、PM2.5”,這樣幾個詞,已將人們的神經牽動了一月有余。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6913名受訪者的調查顯示,超九成人感覺空氣污染影響了自己的生活。此時,霧霾暫退,可城市中污染物嚴重超標等問題,仍困擾著每一個人:我們該如何應對PM2.5?

  PM2.5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兩年前,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霾”字怎麼讀,PM2.5還只是極少部分人口中的專業名詞﹔如今的情形卻是,幾乎每一個人都在關注天氣變化,關注著PM2.5的數值。過去,人們隻有在感冒等特殊情況時才會想到戴口罩﹔現在,為了避免PM2.5損害,街上戴著N95醫用口罩的人數量大增。與口罩一樣熱銷的,還有各種空氣淨化器,某些品牌甚至供不應求。

  事實上,PM2.5走進中國人的視線是在2010年。

  2010年9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張全球空氣質量地圖。象征PM2.5濃度最高的紅色出現在了北非、東亞和中國。世界衛生組織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但中國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PM2.5的數值全部高於50,接近80,甚至遠遠超過了撒哈拉沙漠。

  這張地圖公布后不久,2010年11月21日,美國駐華使館的空氣檢測儀器顯示,PM2.5的讀數超過了設備的最高限值500。使館將這一天北京的空氣質量形容為“糟糕透頂”。此后,每天查詢PM2.5數值開始成為一部分人的習慣。2011年12月4日,美國駐華使館的監測數據再次爆表,社會上關於PM2.5影響的討論,已不容忽視。2012年2月,最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正式將PM2.5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並規定,24小時內PM2.5平均濃度值應低於35,年均值低於15,而這個數值,還只是世界衛生組織所制定的第一過渡時期標准。

  真正將“PM2.5”推到關注焦點的,是今年年初蔓延全國的那場大霧。濃霧中,行人看不見公路,摩天大廈猶如海市蜃樓。1月12日,北京某些位置的PM2.5數值甚至破紀錄達到每立方米900微克。至13日,中央氣象台持續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京津冀地區更是發布了大霧橙色預警。

  北京市民張小姐說,她從沒想到,大霧也會成為一種可怕的天氣。“我曾經感受過1999年底到2000年初北京沙塵暴的可怕。現在,沙塵暴走了,PM2.5又來了。有霧的天氣,我就盼著刮場大風,可以趕緊吹走這些污染物。”

  危害呼吸系統

  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形象地說,這種顆粒物的直徑隻有一根頭發的1/28,也稱“可入肺顆粒物”。這種體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小東西”,造成的危害卻是嚴重的。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潘小川教授介紹,因為PM2.5很微小,所以能深入機體肺泡並沉積,對呼吸系統造成損傷﹔進入血液循環,會造成全身性的危害。衛生部北京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柯會星表示,PM2.5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造成的傷害主要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難、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導致慢性支氣管炎、非致命性的心臟病和心肺病患者的過早死亡。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市環境檢測中心聯合做過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灰霾天氣,PM2.5日均濃度每增加34微克/立方米,呼吸科、小兒呼吸科日均門診人數分別增加3.2%和1.9%。而且灰霾天氣對門診影響的滯后累積效應更大,當灰霾污染暴發第6天時,門診人數達到最高值。

  潘小川教授指出,對人體危害最大的不是顆粒物本身,而是細小顆粒物上吸附的化學物質。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應,吸附了重金屬就會造成重金屬危害。

  2012年,民間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了國內首份針對我國不同城市PM2.5造成健康損傷的研究報告,研究選取了北京、上海、廣州和西安4個城市。結果顯示,2010年,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因PM2.5污染造成早亡的人數分別為2349人、2980人、1715人、726人,共計7770人,分別佔當年死亡總人數的1.9%、1.6%、2.2%、1.5%。這些令人怵目驚心的數字可能還“低估了空氣污染對死亡的影響”,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國星博士表示,此研究中“沒有考慮長期效應”,否則這一數字可能還會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5年版《空氣質量准則》中也指出:當PM2.5年均濃度達到35微克/立方米時,人的死亡風險將比10微克/立方米的情形增加約15%。

  哪些情況下濃度最高

  空氣中的顆粒物來源於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王瑋等人,早在2000年就發表了對當時PM2.5污染狀況和特征的研究。此項研究指出,以北京為例,城區的PM2.5主要來自機動車的排放﹔其次是煤炭燃燒,尤其是冬季採暖,工業排放反而影響不大。2006年,王瑋再次撰文補充,北京PM2.5主要來源還包括建筑塵、揚塵以及有機物污染等。

  另有一項研究顯示,室內PM2.5有九成來自人們的活動。其中,吸煙及附著在家具、衣物等表面的煙塵顆粒是主要來源。當人們活動時,比如整理床鋪,這些顆粒會因為空氣流動升騰起來,被人吸入肺中。

  什麼地方濃度最高?室外為馬路邊、大公交站旁邊﹔室內為廚房和不禁煙的餐廳。汽車尾氣對PM2.5的影響很大,有檢測發現,在北京中心城區堵車時,PM2.5濃度會增加4—6倍。廚房油煙和吸煙產生的PM2.5最易對室內產生影響。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公室李強博士介紹,吸一支煙隻需10分鐘,離吸煙者3米左右的地方,PM2.5水平可以達到300微克/立方米﹔15分鐘左右,6米內也接近300微克/立方米的程度。

  什麼時段密度最大?一天中的上下班高峰期﹔一年中的冬季供暖期。每天早晚的上下班高峰是路上汽車最多的時候,所以該時段的PM2.5濃度也最高。目前,我國北方地區多使用暖氣、爐灶等採暖,南方則以空調為主。這些方式都會使室內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形成較強烈的空氣對流,易產生揚塵。冬季人們穿著的衣物,房間的被褥、毛毯等較多,也會增加揚塵。如果再長時間封閉門窗,更易造成室內PM2.5超標。

  什麼天氣PM2.5最高?霧霾天氣、秋季陰雨天。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大氣所所長彭應登說,空氣中的二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氣態污染物,在陰霾天等特定氣象條件下,極容易轉化成二次顆粒物,導致PM2.5增加。而與夏季的暴雨相比,秋季的雨多持續時間較短,風速和風力較小,對空氣中污染物的沖刷效果不明顯,隻能起到增加空氣濕度的作用。潮濕的空氣會給懸浮的污染物“穿上”一層“水衣”,更易造成污染物累積。此外,剛下雨雪或下小雨、小雪時,空氣質量並不能立刻改善﹔無風無雨雪的降溫天氣,也會因冷空氣帶來的顆粒物,導致污染更嚴重。

  什麼職業最受傷?出租司機等。汽車尾氣的污染,讓需要長時間在公路上工作的人成了最大受害者。綠色和平組織所作的對比試驗顯示,一天中約有37.83%的時間呆在室外的出租司機,遠比長時間呆在室內的辦公族吸入更多的PM2.5,並沉積在肺內。

  如何防住PM2.5

  在中國綠色建筑委員會立體綠化學組副組長兼秘書長王仙民看來,防控PM2.5,政府和社會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增加道路綠化帶、利用屋頂和牆體做好立體綠化等。

  也有人提出,應該進一步提高機動車排放地方標准,降低汽車尾氣的污染。美國空氣潔淨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如果整個美國都能用上硫含量10ppm的燃油(現行標准是30ppm),其降低的空氣污染程度就相當於3300多萬輛機動車消失在公路上。

  作為個人,我們則能從以下四方面做好防控。

  衣。大霧天如果長時間呆在戶外,最好戴上口罩,醫用N95口罩比較管用,要注意用金屬梁夾緊鼻子。外出回來后要勤洗口鼻,最好用棉簽蘸點自來水或生理鹽水清洗鼻腔。

  食。做飯時多用蒸煮,少用大火熱油炒菜,減少油煙。霧霾季節,可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葡萄、獼猴桃、橘子、番茄等,提高身體抗污染能力,也可多吃些梨潤肺。嗓子干燥、咳嗽時,我們可以自制潤喉茶。將石斛、百合、麥冬各3克、大棗2枚,冰糖2粒,加開水150毫升,泡服。一料可沖泡2—3次。

  住。對付室內的PM2.5,開窗通風是最有效的辦法,但也要依據室外空氣狀況而定﹔廚房使用性能良好的抽油煙機﹔空氣較干燥時使用加濕器﹔定期清掃除塵﹔少抽煙﹔屋裡多放綠植,綠蘿、萬年青、虎皮蘭等葉片較大的植物,吸附能力相對較強。冬季室內溫度最好控制在20℃以內,不要太高。

  行。少開車,堵車就熄火,盡量少開窗。當天氣出現輕微污染時,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戶外鍛煉最好避開一早一晚等交通高峰期,選擇公園、景點等空氣較好的場所進行。▲

(責任編輯:李彥增、趙雅楠)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