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春节话饺子--人民网食品频道--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食品频道

饮食文化:春节话饺子

2013年02月09日08: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饺子,以面为皮的充馅食物,是中国饮食文化代表性的食品之一。

  相传,饺子起源于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当时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煮熟剁碎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又作“胶耳”),煮成“祛寒娇耳汤”,给百姓治疗冻耳。故许多地方还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并有“冬至不端饺子碗, 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人们后来模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除夕午时包,到子时吃, 此时为两年之交,意为“交了更岁”,故人们称这种食物为“娇耳”、“饺子”。

  饺子与馄饨有着密切的联系。北齐《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云: “今之馄饨, 形如僵月, 天下通食也。” 僵月即半月形, 说的正是饺子的形状。

  当今中国各个地方的饺子也有很多不同叫法。如“包子”(山东) 、“水包子”(山东)、“疙瘩子”(陕西商州) 或“疙瘩”(河南、青海农村)、“锅贴”(北京) 或“锅烙”(东北)、“饽饽”等。

  我国也先后形成了许多有地方特色的饺子,如北京的三鲜饺子和锅贴、辽宁沈阳的“老边饺子”(馅系煸炒) 、河南豫西的“粉皮水饺”、山西的莜面饺子(如“莜面蒸角角”)、陕北和晋北的羊肉水饺(米脂一带叫“羊肉扁食”) 、湖南的烫面糖蒸饺和“糯米藕饺饵”、云南的春城鲜虾饺和荠菜饺、上海的锅贴饺子和“荠菜饺子”(有时也称“荠菜馄饨”) 、浙江的“清明艾饺”、江苏扬州的蟹黄蒸饺、广东的潮州鱼饺、广州的广式水晶饺子和虾饺、广西的“粉角”(米粉为皮, 荸荠末配肉馅, 又称“马蹄米粉饺”) ,等等。

  (本报记者 唐中科整理)

(责任编辑:姜方、赵雅楠)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