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丁糊辣湯和肉丸糊辣湯--人民網食品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食品頻道

肉丁糊辣湯和肉丸糊辣湯

2013年01月06日09:08    來源:西安晚報    手機看新聞

  □商子雍

  糊辣湯是一種典型的草根飯食、民間小吃。不過,在西安的餐飲市場上,卻有著兩種版本的糊辣湯,一種是出自河南移民之手的肉丁(或肉末)糊辣湯,另一種是坊上(西安人稱回民聚集的區域為回民坊,簡稱坊上)的清真美食肉丸糊辣湯。

  即就是不曾見識過糊辣湯的人,面對著這種小吃的名字,也能把它的形態和內涵,顧名思義地想個八九不離十。首先,這是一種北方家常飯食中很受歡迎的咸湯﹔其次,此湯勾薄芡,故稱之為“糊”﹔至於辣,是緣於在調料使用上突出了胡椒(有的則是胡椒加辣椒)﹔而牛羊肉丸子和豬肉丁(或豬肉末),又分別是清真版糊辣湯與河南版糊辣湯的主料﹔除此以外,糊辣湯裡還有各種干、鮮蔬菜,以及豆制品、面筋等食材。如此內容豐富,湯菜合一,且又味道鮮美,價格便宜的小吃,成為許多習慣於在餐飲市場上用早餐的西安市民的主要、甚或首要選擇,在我看來,是十分正常的事兒。

  與糊辣湯配套食用的主食,饅頭、花卷、以及各種烙餅都可以,視個人的愛好而定,但據我觀察,糊辣湯套餐比較經典的匹配是:清真版糊辣湯與圓燒餅夾臘牛肉,河南版糊辣湯與油饃頭(一種炸得比較焦脆的小油條)。這種匹配,應該是一代又一代食客的選擇結果,得到廣泛而持久的認可,同樣是十分正常的事兒。

  飲食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狀態,屬於文化的范疇,也因此,透過一個地方的飲食狀況,往往可以窺得這個地方居民的文化心理(或曰文化理念)。很久以來,西安就是回族同胞的聚集地之一,清真飲食肉丸糊辣湯的出現和發展,乃順理成章。但為何河南兄弟的肉丁糊辣湯,也能夠在西安存在並發展呢?前不久,新城區有關部門編輯了一本志書《新城印跡》,我應邀為其作序,其中談到了移民文化這麼一個問題——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在漫長的農耕文明時代,“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是主要的社會特征﹔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改革開放時,才開始發生根本變化。人流、物流、文化流渠道之狹窄、交流之稀少,對文化的發展進步自然不利。但幸運的是,由於種種原因,早在改革開放以前,新城區就經歷了兩次較大的移民浪潮。

  一次是上個世紀的三十、四十年代,鄰省的河南同胞,為擺脫“水,旱,蝗,湯”(按:湯指當時駐軍河南的湯恩伯部)這“河南四殃”的荼毒,大量沿隴海鐵路西行來到陝西,西安城北后來被稱作“道北”的河南移民聚集區,遂逐漸形成……

  明白了吧,肉丁糊辣湯加上油饃頭這麼一種經典的早餐匹配,其實是一種移民文化,它的源頭在河南,傳入西安,也就是七八十年時間吧!它的有幸(歸根到底,則是生活在西安的河南移民,以及西安本地土著居民的有幸)是在於遇到了對外來文化特別能夠包容的西安人,所以才有了存在和發展的充分空間。台灣著名學者許倬雲,曾經用“包容之量,消化之功”這8個字,來概括大唐文化(也就是長安文化)。讓人欣慰的是,這種博大的胸懷,這種健康的文化,雖歷經文化專制主義和文化保守主義的摧殘,卻仍在西安人的血脈中代代相傳。本土的肉丸糊辣湯和外來的肉丁糊辣湯,在西安的餐飲市場上和平共處,友好競爭,不過是表現西安人開放理念和開闊胸襟的一個不算太大的實証。

  從我的生活經歷中,可以斷定的是,在中國北方的其他城市中,其實也有類似糊辣湯的飯食存在,只是名稱有異罷了。比如天津的嘎巴菜,分明就是上面撒了一小把油炸麻葉兒的糊辣湯嘛!我夫人是天津人,並且是在這個城市長大,但老岳母是河南洛陽人,因此,早年我們家,有時就做有嘎巴菜特色的河南糊辣湯解饞,具體的工藝流程,這裡就不說了吧!與之配套食用的,是自己烙的芝麻小燒餅,出鏊子以后隻要不燙嘴了就大口去咬,口感極好。

  回憶往事,似乎非常溫馨,但其實還有著揮之不去的酸楚。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歲月裡,籌備齊一頓糊辣湯美餐所需的食材,絕非輕而易舉,也因此,如今看來再平常不過的糊辣湯,當時也遠不能經常享用……

  (附言:博友“大漠孤煙”在我的博客上留言道:“關於河南的肉丁胡辣湯,有些不同認識。一是應為‘胡’而非‘糊’﹔二是肉丁是牛肉丁,正宗原產地系河南省周口市逍遙鎮,清真風味,如現在鄭州市方中山胡辣湯,跟老孫家泡饃一樣,都有胡辣湯宴了。至於您說的豬肉丁,多半是改良版的。”)

(責任編輯:姜方、趙雅楠)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