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食品頻道

PM0.5登場PM2.5弱爆 香煙煙氣顆粒多屬PM0.5

2013年10月30日14:42    來源:長江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PM0.5登場PM2.5弱爆 香煙煙氣顆粒多屬於PM0.5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多地霧霾天氣,PM2.5(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大氣顆粒物)逐漸被人們所熟知。但粒徑多少的顆粒物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學界尚無定論。近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市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研究証實,“PM2.5家族”中粒徑在0.25∼0.5微米范圍內的顆粒物(即PM0.5)的濃度與居民健康危害的關系最為顯著,並且它約佔空氣數量濃度的90%。吸煙時直接吸入人體的主流煙氣,絕大多數都是PM0.5。

  “粒徑越小,危害越大”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楊新表示,從2000年關注TSP(總懸浮顆粒物)到2012年關注PM10,現在關注PM2.5,再往下什麼粒徑的顆粒物對健康危害最大,是上述實驗室相關課題組研究的問題。

  課題組在我國某城市測量了0.25∼10微米(即PM0.25—PM10)范圍內的23組不同粒徑的顆粒物數量濃度,分析和比較了它們與居民健康風險的關系。結果顯示,粒徑小於0.5微米的大氣顆粒物(PM0.5)與居民健康危害關系最為顯著。而PM2.5中粒徑大於0.5微米的顆粒物數濃度與居民健康風險則沒有顯著關聯。

  課題組成員、復旦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楊新認為,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因為顆粒物的粒徑越小,其對應的數量濃度和總表面積越大,越有可能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質﹔二是與不同粒徑的顆粒物在下呼吸道的沉降方式有關。”

  PM0.5佔大氣顆粒物九成

  “PM7可以進入鼻腔,PM4.7∼7可以到達咽喉,PM2.5可以到達支氣管,而PM1可以到達肺泡,PM0.5很可能在肺泡裡擴散、沉積。”楊新教授表示。

  實驗室課題組負責人、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闞海東比喻說,不同粒徑的顆粒物在下呼吸道的沉積就像是做“折返跑”,“PM10就像犀牛,跑起來相對困難,撞到人的鼻子上、喉嚨上,所以一般都在上呼吸道通過撞擊沉積下來﹔PM0.5就像是呼吸管道裡靈活的老鼠,可以沿著氣流穿透人體的血氣屏障,一直擴散沉積到人的肺泡裡,影響整個心血管系統。”

  從質量濃度角度看,空氣中PM0.5所佔百分比非常低,但是從數量濃度角度而言,PM0.5佔了非常高的比重,接近90%。這一研究結果提示,顆粒物中健康危害較大的可能是粒徑小(例如小於等於0.5微米)、數量多的部分,而不是粒徑大、質量重的部分。這為我國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我們也許應該重點關注更小粒徑的顆粒物,而不僅僅是PM2.5。

  闞海東表示,我們可以學習加拿大等國家的防治經驗,將現行的空氣質量指數(AQI)改為空氣質量健康指數(AQHI),通過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的關聯指數,指導百姓的健康行為。

  香煙煙氣顆粒多屬於PM0.5

  據介紹,汽車尾氣,主要是柴油機尾氣排放的黑炭顆粒物,以及硫酸鹽、硝酸鹽等二次污染物都是PM0.5的來源。 此外,楊新曾做過抽煙的主流煙氣顆粒物的粒徑分析,“通過濾嘴出來的主流煙氣中間顆粒物,直徑全部是小於0.5微米”。

  闞海東還給出了一些大氣污染時個體健康防護方法。比如出門入室后及時洗臉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帶的污染殘留物。其中,洗臉最好用溫水,有利於洗掉顆粒。同時,身體裸露部分也要注意清洗。

  據悉,上述研究成果為我國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已經發表在最新的公共衛生領域權威期刊《環境與健康展望》。

  防治顆粒物污染誤區

  專家解析>>>

  ● 空氣淨化器能有效?

  復旦專家的研究工作表明,根據他們在進行的空氣淨化器干預研究,其防治污染的效果還是有的,PM2.5的濃度可以下降。

  ● 飲食可以防污染?

  美國環保署有一些研究,服用魚油對PM2.5有幫助作用,但美國PM2.5的濃度比較低,在中國PM2.5高濃度的情況下,魚油到底管不管用,有待更多的証據支持。

  另外,魚油不能多吃,它對凝血系統會有一定的影響,需要循証醫學的依據。

  ● 口罩是否有防范作用?

  口罩有沒有效果,更取決於有沒有科學合理地佩戴口罩,有沒有使口罩跟臉部貼合得非常好。

  在美國3M這些口罩不是給一般老百姓戴的,往往是給重度污染環境下的礦工戴的。如果一個口罩真的有用,必然會增加呼吸道的阻力,讓人感覺呼吸困難。所以如果老年人自身就心肺系統不大好,那麼再戴這種口罩就要慎重。

  ● 烹飪造成的室內污染嚴重?

  室內污染,除了前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烹飪之外,其實抽煙還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室內盡量不要抽煙。

  在中國目前總體的大氣污染還是來自於工業排放的環境下,烹飪的比例很小。

  ● 有簡單易行的方法?

  要防范污染,目前最直接的方式是盡量減少曝露量。減少曝露量可以選擇今天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如果看到空氣質量預告是重度灰霾,學校可以暫時停課,特別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系統有毛病的人,盡量減少出門量。

  綜合新華社、東方早報

  研究

  在我國北方某城市測量了0.25∼10微米(即PM0.25∼PM10)范圍內23組不同粒徑的顆粒物數量濃度,分析、比較了它們與居民健康風險的關系。

  結論

  粒徑在0.25∼0.50微米范圍內的顆粒物數濃度與居民健康危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關系最為顯著,且粒徑越小,健康危害越大。

  粒徑大於0.50微米的顆粒物數濃度與居民健康風險沒有顯著關聯。

  推測

  粒徑小於0.50微米的顆粒物主要以擴散方式沉積,會跑進肺裡面。而粒徑大於0.50微米的顆粒物主要以撞擊方式沉積,會留在呼吸道裡面。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

  @1990evolution微博會員:PM0.5、2.5組團入侵來了。

  @密大羅:這個空氣污染啊,真讓人長知識。當我們知道PM10的時候,PM2.5閃亮登場。當PM2.5開始預報的時候,又出了個PM0.5。

  @拉磚的家伙:PM0.5閃亮登場。通過食品安全問題,我們學習了化學知識﹔通過空氣污染,我們認識了PM的一家老小。

(責編:曾璇、李彥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