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食品頻道

白酒產業盈利模式粗放 原料成本僅為售價5%

2013年11月19日09:52    來源:中國企業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白酒產業盈利模式粗放 原料成本僅為售價5%

  五糧液(000858)日前公布的三季報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9.28%,淨利潤同比下降8.95%。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白酒行業收入增長9.4%,成本增長14.6%,全行業利潤從9月份開始出現負增長。白酒行業上一回負增長要追溯到2002年,那一年秦池倒閉了。

  11月3日,五糧液最主要的合作伙伴、在香港上市的酒類經銷商銀基集團宣布正式戰略投資中酒網,“觸網自救”意向明確。

  就在坊間一致哀嘆白酒產業寒冬來臨時,娃哈哈集團卻逆勢重金砸向白酒業。業內人士認為,白酒產業重新洗牌的背后,是產業鏈中仍存巨大利潤空間,洗牌意味著渠道的整合全面開啟。

  企業回避成本話題

  在採訪白酒成本這一話題時,大部分白酒生產企業、經銷商均以“採集樣本不足以說明行業成本”等理由婉拒了《中國企業報》記者的採訪要求。

  “白酒行業成本不便公開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一般來講,不便說的肯定不是微利行業。這些年白酒產業一直維持粗放式贏利的模式,之所以粗放式也能贏利,應該是利潤高造成的。”一位市場營銷人士對記者分析說。不過,記者也得到了一些從業人員提供的數據。據透露,因白酒品種不同,其成本構成也不同。比較普遍的算法是:原料成本佔5.2%,生產加工成本佔6.3%,渠道成本佔39.4%、利潤佔49.1%。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酒廠生產負責人則不認同這組數據,在肯定酒水成本都差不多的同時,他告訴記者,營銷的成本根據產品結構發生變化:中低檔產品包裝材料成本佔比大,遠不是幾個點那麼少,中高檔產品營銷推廣費用更高,佔比50%都不止。此外還要區分市場,競爭層面和強度不同的市場,同樣的產品利潤並不相同。

  吳先生以醬香型白酒典范為例給記者計算了成本:生產工藝中發酵期為6個月以上,多次發酵,多次取酒,儲存3年以上,方可上市銷售才能達到品質要求。一瓶成品酒成本價包括原酒酒水價格約30.00元/500ml,金卡包裝外盒(外箱的成本折算在內)2.50元/套,乳玻材質酒瓶1.50元/隻,酒瓶蓋0.35元/個,標貼0.10元/隻,防偽標0.10元/隻,無紡布手提袋1.20元/隻,人工及雜費0.35元/瓶。成本價為35.50元,以市場零售價格920.00元/瓶計算,成本僅佔銷售價格的3.9%。

  而濃香型白酒,生產原材料多了糯米,發酵期為3個月,雙輪發酵,二次取酒,儲存1年以上,方可上市銷售才能達到品質要求。一瓶成品酒成本價為原酒酒水價格約25.00元/500ml,外盒(外箱的成本折算在內)12.00元/隻,精白料玻璃酒瓶3.60元/隻,酒瓶蓋0.55元/個,標貼0.15元/隻,防偽標0.15元/隻,無紡布手提袋1.20元/隻,人工及雜費0.35元/瓶。成本價約為42.10元,以市場零售價格860.00元/瓶計算,成本是銷售價格的4.9%。

  但截至記者發稿,以上數據尚未得到白酒生產、銷售企業的確認。

  市場倒逼渠道變革

  日前,因業績再次陷入虧損而備受關注的五糧液經銷商銀基集團正式戰略投資中酒網,銀基集團佔中酒網30%的股份。

  銀基集團執行董事及財務總監王晉東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透露,銀基集團已經調整戰略,中低端白酒將佔整體銷售的70%—80%。“在白酒行業分銷模式下,市場(低迷)傳導到生產企業是滯后的。首先,終端環節會銷量下滑,然后是經銷商(虧損)。我們一定是比廠家先虧損,現在再看今年的半年報,各廠家的情況也不那麼樂觀了。”

  與此同時,娃哈哈投資百億元進軍白酒業的傳聞日前得到証實:娃哈哈集團與貴州省仁懷市政府簽訂了白酒戰略投資協議,投資額為150億元。仁懷市將建設佔地2000畝的娃哈哈產業園,建設基酒基地、酒庫和灌裝車間﹔而娃哈哈也將引進國外生產線,提高灌裝自動化程度。

  盡管宗慶后表示此投資是在“抄底”,但業內人士認為,白酒產業鏈中的利潤空間仍然巨大才是真實原因。也有人認為,娃哈哈此舉明顯醉翁之意不在酒,進軍白酒業只是表象,其實質是進軍白酒產業,而看重的是其后面園區地產所帶來的利潤。

  對此,筑成世方(北京)管理咨詢公司總裁祁世芳對於娃哈哈此舉表示了部分認同:“娃哈哈進軍白酒產業屬於相關多元化,白酒屬於飲料的相關產品,兩類產品生產工藝、渠道、銷售網絡都有關聯度,而娃哈哈的資金實力可以更好地實現白酒的工藝控制、品牌宣傳。”

  祁世方向記者透露,娃哈哈集團將在產業園區投資50億元,未來將會擴大到150億元乃至更多,仁懷與娃哈哈除了在酒業的合作外,還將開展航空機場、空港區建設、城市綜合體、生態產業園等方面的合作。

  但是祁世方並不看好娃哈哈建白酒產業園,從長遠看,白酒產業消耗糧食多,酒廠所帶來的污染也不小,建太多酒廠並不符合國家產能調整方向。如果只是建一些新牌子的小酒廠,不是名優特酒,並不利於可持續發展。(記者 張艷蕊)

(責編:趙雅楠、宋立功)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