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食品頻道

食品安全:公眾感慨還有什麼能吃 專家認為有保障

2014年07月02日07:0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食品安全:公眾感慨還有什麼能吃 專家認為有保障

  “小編,你這麼寫真對不起我啊。”不久前,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食品安全博士鐘凱發出這樣一條微博。讓他發出這樣感慨的是,一家加“V”認証的新聞機構,對含鋁食品添加劑調整的微博報道。

  這則微博稱,“中國人每周鋁元素攝入量,遠遠超過安全攝入量每公斤體重2毫克。面粉、饅頭、油條是最主要的鋁攝入來源,若人體食用過多可導致老年痴呆”。這樣的表述非常抓眼球,但卻與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此前公布的信息並不一致。

  按照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說法,JECFA(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制定了鋁的“暫定每周耐受攝入量”(PTWI)為2毫克每公斤體重,相當於一個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周吃進去120毫克鋁,不會導致鋁的蓄積並引起健康損害。如果消費者吃進去的鋁只是偶爾超過這個量,並非持續超出該水平,也不會影響健康。

  風險評估結果顯示,我國居民吃進去的鋁,按平均值計算,低於JECFA提出的參考值(PTWI)。隻不過14歲以下兒童以及一些經常食用鋁含量較高食物的消費者,吃進去的鋁較多,有一定的健康風險。

  但讓鐘凱奇怪的是,這些信息在微博報道中卻被“演變”成另一個樣子。微博中提到的“中國人每周鋁元素攝入量遠遠超過安全攝入量每公斤體重2毫克”的依據,不知從何而來?

  更讓他擔憂的是,這則微博已被轉發121次,評論46條,顯然這種不實信息的傳播會加劇公眾對食品添加劑的誤解。

  事實上,對於食品添加劑,食品專家及監管部門的態度與公眾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異。盡管食品專家及監管部門多次表示,在國家規定允許范圍內使用食品添加劑對健康無害。但仍有很多人,對食品添加劑聞之色變。中青輿情監測室近日抽取1000條網民評論分析后發現,64.7%的網民認為添加劑是不健康的。

  其實不只是對食品添加劑,在對其他一些食品安全問題的認識上,一些學者、官員與公眾間同樣存在不小的距離。那麼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什麼?真實的食品安全狀況是怎樣的?

  食品添加劑被妖魔化?

  不久前,國務院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成員、院士陳君石在國家食品安全宣傳周上說,現在公眾對食品添加劑有著莫大的誤解和恐慌,認為食品添加劑引起食品安全問題。但在他看來,真正由食品添加劑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非常少,食品添加劑已經被妖魔化了。

  他認為,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一些感受是從不完整、不科學的信息得來的。

  陳君石說,我國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比如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化學污染、食品摻假等,但總體情況是好的。中國青年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相當一部分專家持有類似觀點。在他們看來,食品安全跟其他領域一樣,不存在零風險。生產者、監管者要做的是將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中國科學技術學會連續3年統計公眾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以2013年為例,該機構統計了當年引發社會關注的12起食品安全事件,包括新西蘭奶粉檢出雙氰胺、鉻大米、農夫山泉被指生產標准不如自來水、方便面被曝含重金屬等事件。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相關領域專家對這些事件分析后發現,情況並非公眾感受的那麼嚴重。

  “經過這些專家的評審和解讀,12起事件當中隻有4起被認為屬於食品安全事件,而在這幾起事件當中,有兩起不會影響消費者健康。”陳君石說,比如新西蘭奶粉檢出雙氰胺事件,后來証實就是一個烏龍事件,2013年真正有可能會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影響的隻有鉻大米事件和地溝油事件,其余8起公眾熱議的食品安全事件都跟食品安全不相關。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不斷出現。多位食品安全監管領域的官員承認,現階段我國正處在食品安全的事故高發期。每次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除了對公眾造成身體健康上的威脅外,對公眾的心理沖擊同樣巨大。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在這次事件中,多名嬰幼兒出現腎功能損傷。對公眾來說,分不清食品添加劑是什麼,標准是多少,隻要吃進去的食物影響了身體健康,就是食品安全事件。

下一頁
(責編:聶叢笑、李彥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