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食品
人民網>>食品>>正文

宗慶后建言“三農”:把補貼經費向真正的貧困地區傾斜

2015年03月03日09:05  來源:人民網-食品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3月2日電(聶叢笑) 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這是我國連續第12年發布針對“三農”問題的一號文件,充分說明了黨和政府對農民、農業和農村問題的重視。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做客人民網,就“三農”話題就提出了三點建議。

首先,在農業補貼問題上改變 “普惠制”的補貼方式。宗慶后解釋,目前國家對“三農”的補貼政策有很多,但大多還是以“普惠制”的補貼為主。由於我國農業人口依然非常龐大,普惠方式一方面造成國家財政壓力比較大,但補貼分到每個農民身上數量又比較少,對真正需要補貼的人群來講效果不明顯,另外還可能造成不需要補貼的農民養成依賴和惰性心理,不利於弘揚勤勞致富的社會風尚。因此建議政府要對確實需要補貼的人群與補貼方向進行科學分析,把補貼經費集中起來使用,向真正的貧困地區傾斜,徹底解決目前2600萬左右的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以及重點解決那些農民無法投入、也投不起的問題,例如新修農田基礎設施,農業科技與良種推廣等。

其次,防范國際大宗農產品沖擊,保証我國農產品市場安全。宗慶后表示,目前一些農業發達國家的大宗農產品大量對我國出口,甚至許多農產品的到岸價比國內農民的賣價還要低,對國內市場造成較大沖擊,影響我國相關農產品市場的健康發展,長此以往可能造成我國第一產業受制於人,這是比較危險的。建議有關農業主管部門要科學精確分析我國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對國計民生有戰略意義的大宗農產品產量及國內供需情況,要堅持“以我為主”的發展原則,對於那些我們自己能保障生產、而且從國家安全考慮必須依靠自己供應的大宗農產品,應當充分利用國際貿易規則限制進口,並大力打擊走私行為。同時要把國內農產品的需求量與種植量匹配起來,引導農民科學種植提高產量質量,穩步提高農產品價格,讓農民真正能夠從從事農業生產中增收致富,願意繼續從事農業工作,從而保障我國農業長期健康發展。

最后,用以工代賑方法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宗慶后認為,前些年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遷移到沿海發達地區工作,而近幾年大量企業通過轉型升級、技術進步,對勞動力數量的需求下降,導致大量勞動力無法在沿海地區就業。因此建議國家一方面要通過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快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建設等措施,化解就業壓力,同時要用以工代賑的方法,在農村大力開展水利水電、土地整治、改造高產田等基礎建設,一方面可以讓農村勞動力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亦可以彌補這些年來農村水利建設的缺口,加快農村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提高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進一步改變我國農業靠天吃飯的狀況,為我國農業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編:聶叢笑、李彥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